[发明专利]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785.X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76 | 分类号: | G06F15/7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展性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U服务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是指在局域网中,一种运行管理软件以控制对网络或网络资源(磁盘驱动器、打印机等)进行访问的计算机,并能够为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提供资源使其犹如工作站那样地进行操作。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机架式服务器的外形看来不像计算机,而像交换机,有1U(1U=1.75英寸=4.45CM)、2U、4U等规格。机架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的19英寸机柜里面。这种结构的多为功能型服务器。
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为了使服务器保持适当的尺寸以便放在铁质或铝质的机架上。机架上有固定服务器的螺孔,以便它能与服务器的螺孔对上号,再用螺丝加以固定好,以方便安装每一部服务器所需要的空间。规定的尺寸是服务器的宽(48.26cm=19英寸)与高(4.445cm的倍数)。厚度以4.445cm为基本单位。1U就是4.445cm,2U则是1U的2倍为8.89cm,4u的则为17.78cm。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属于高速串行点对点双通道高带宽传输,所连接的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共享总线带宽。PCI Express总线频率提升:每条串行线路的数据传输率从2.5Gbps翻番至5Gbps,带宽也随之翻倍;可更好地支持未来高端显卡,即使功耗达到225W或者300W也只需PCI Express单独供电即可;新增“输入输出虚拟化”(IOV)技术,可以让多台虚拟机共享网卡等PCI设备;PCI-E线缆子规范可让PCI设备通过标准化铜缆线接入计算机,而且每条线路的速度都能达到2.5Gbps,适用于为高端服务器加入多块网卡作为输入输出扩展模块等场合。主要支持主动电源管理,错误报告,端对端的可靠性传输,热插拔以及服务质量(QOS)等功能。PCIE扩展性是衡量服务器系统关键指标之一,高扩展性的需求也日趋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灵活可变的结构设计、板卡配合实现多扩展、高灵活配置的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基于1U机箱架构,1U机箱内包括前窗、主板、硬盘、风扇、电源、后窗,主板为通用半宽主板, 主板上扩展有4个PCIE扩展卡,风扇设置在1U机箱中部,后窗可拆卸的设置在1U机箱上,PCIE扩展卡、1U机箱、后窗都采用模块化可变设计。
1个PCIE扩展卡设置在半宽主板上,另外3个PCIE扩展卡设置在半宽主板外侧,设置在半宽主板外侧的PCIE扩展卡1个设置在半宽主板的左侧、2个设置在半宽主板的右侧。
设置在主板右侧的2个PCIE扩展卡可支持1个或2个扩展设备。
4个PCIE扩展卡均采用全高兼容半高设计的PCIE扩展卡。
4个PCIE扩展卡均通过PCIE X8总线连接到主板。
本发明的显著特征是通过高密度多扩展接口的通用半宽主板配合普通1U机箱,通过后窗可变模组实现灵活的扩展性。
本发明的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具有以下优点:
1、主板上预留有4个PCIE扩展卡,可以扩展不同的扩展设备,实现在1U服务器空间内最大支持6个PCIE扩展设备;
2、PCIE扩展卡、1U机箱、后窗都采用模块化可变设计,实现易安装易维护,实现快速拆装;
3、PCIE扩展卡均采用全高兼容半高设计,实现不同扩展卡的安装;
4、保证稳定性与可靠性,可以灵活选择安装,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高扩展性1U服务器,基于1U机箱架构,1U机箱内包括前窗、主板、硬盘、风扇、电源、后窗,主板为通用半宽主板, 主板上扩展有4个PCIE扩展卡,风扇设置在1U机箱中部,后窗可拆卸的设置在1U机箱上,PCIE扩展卡、1U机箱、后窗都采用模块化可变设计。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