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786.4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周旭峰;刘兆平;张乐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10/0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离子电池通常为锂离子电池,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为正极,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当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时,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负极中的炭材料呈层状结构,具有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炭材料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时,嵌在负极炭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申请号为20101054614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层和电解液,正极由金属电极及金属电极上的正极材料组成,负极由金属电极及金属电极上的负极材料组成,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导电碳材料、聚偏二氟乙烯、聚六氟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负极材料包括钛酸锂、导电碳材料、聚偏二氟乙烯、聚六氟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电解液由碳酸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组成。现有技术提供的这种离子电池内部不易发生短路,电池的安全性能较好,但是这种离子电池的成本较高。
钠离子电池原料的成本较低,开发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大的经济优势。现有技术提供的水系钠离子电池主要有NaTi2(PO4)3/Na0.44MnO2类型的(Z.Li,D.Young,K.Xiang,W.C.Caeter,Y.M.Chiang,Adv.Energy.Mater.2013,3,290-294)、AC/Na0.44MnO2类型的(J.F.Whitacre,A.Tevar,S.Sharma,Electrochem.Commun.2010,12,463-466)、NaTi2(PO4)3/Na2NiFe(CN)6类型的(X.Y.Wu,Y.L.Cao,X.P.Ai,J.F.Qian,H.X.Yang,Electrochem.Commun.2013,31,145-148)、NaTi2(PO4)3/Na2CuFe(CN)6类型的(X.Y.Wu,M.Y.Sun,Y.F.Shen,J.F.Qian,Y.L.Cao,X.P.Ai,H.X.Yang,ChemSusChem,2014,7,407-411)、NaTi2(PO4)3/K0.27MnO2类型的(Y.Liu,Y.Qiao,W.X.Zhang,H.H.Xu,Z.Li,Y.Shen,L.X.Yuan,X.L.Hu,X.Dai,Y.H.Huang,Nano Energy2014,5,97-104)、NaMn2(CN)6/Na2CuFe(CN)6类型的(M.Pasta,C.D.Wessells,N.Liu,J.Nelson,M.T.McDowell,R.A.Huggins,M.F.Toney,Y.Cui,Nat.Commun.2014,5,3007)以及PPy/KCuFe(CN)6类型的(M.Pasta,C.D.Wessells,R.A.Huggins,Y.Cui.Nat.Commun.2012,3,1149)。现有技术提供的这些钠离子电池虽然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但这些钠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在0.9V~1.4V的范围内,工作电压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的活性材料为立方结构类普鲁士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负极的活性材料为锌;
所述电解液的溶质包括锌盐和碱金属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