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嫁接的新生植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852.8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平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嫁接 新生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嫁接技术,尤指一种通过嫁接的新生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是一项传统的农艺技术。我国新华词曲将其定义为“植物无性繁殖的一种主要方法,剪取母株上的一个枝条或一个芽,接到另一植株上,使结合成新的植株”。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这种嫁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有嫁接方法是用在温度高地带的改良后,植物为母本嫁接在低温野生植物为父本(同科本)上,成活后,生长到完全本质化的时候不能自然越冬。其主要原因是父本和母本来自不同的气温带,不适应低温下生长在温度过低的冬季,母本被冻死,母体产生的新生体,后背与母本同死为一体。按生物学原理嫁接后,植物靠父本吸收营养和水份供母本母体产生新生体(后背),在父本供你给母本和母本新生体(背后)营养和水份时,父本适应性能同时在内,同时进入母本新生体体内。所以母本新生体后背与父本同性。后背与父本有共同的适应性能,而母本与父本仍然不同性。父本吸收营养和水份,供给母本和母体新生体(背后),三者共同使用。在父本供给母本和母本新生体(后背)的营养和水份里,其中父本适应性能也在内。但是,母本在中间不吸收父本适应性能,只从中吸收部份营养和水份,其它部份营养和水份连同父本适应性能,由母本同时输送给母本新生体(后背)。这样母本新生体后背与父本同性,由此证明母本是父本适应性能的输管。
据以上所述,嫁接后植物三者具在:父本、母本、后背;三者为一体。并且也知道,温高地带的改良后植物为母本嫁接,在低温地带的野生同科本植物;为父本之上,母本产生出来的后背与父本同性,而母本仍然与父本不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嫁接的新生植物的方法,强化了嫁接后植物的耐受恶劣自然条件的特性,它在嫁接后能使植物三者具在:父本、母本、后背三者为一体,且能抗严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通过嫁接的新生植物的方法,通过嫁接产生一种新生植物,它分两次嫁接,由耐受恶劣自然条件的野生植物作为父本,由同科改良好后果特性植物作为母本,父本、母本相嫁接后,产生出来的后背作为二次嫁接母本,嫁接到另一棵同科本耐受恶劣自然条件野生植物上,所述后背为母本产生出来的枝芽。
所述父本为低温带改良后的野生同科本植物,所述母本为高温带改良后的植物。
所述父本为低温带野生梨,所述母本为改良后的山东家梨。
采用以上方案后,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同科本两次嫁接技术,它分两次嫁接,由耐受恶劣自然的野生植物作为父本,由同科改良后植物作为母本,父本、母本相嫁接后,产生出来的后背,后背与父本有共同的适应性能,即后背增加了耐受恶劣自然条件的特性,该后背作为二次嫁接的母本,嫁接到另一棵同科本耐受恶劣自然条件野生植物上,进一步强化了耐受恶劣自然条件的特性。二次嫁接后,能使植物三者具在;父本、母本、后背三者为一体,这样三者都是具一个气候带的是同性,且能抗严寒,有共同的适应性能,这种植物能自然越冬,且其嫁接后所生产的果实味道更鲜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过嫁接的新生植物的方法,它是按各地的节气情况来作嫁接技术的。本发明依如低温带地区为例:在每年的气节谷雨到立夏前两天为止是春季枝接的时节,把高温带改良后植物,如家梨作为母本,嫁接在低温带野生同科本植物,野生梨为父本上。母本产生出来的枝芽就是后背。到了夏季气节中伏至立秋前两天是夏季芽接时节,再把母本体外的枝芽(后背)用剪刀剪下来,剪下来的枝条带芽连皮扒下来。皮带芽剪成三角块,作母本嫁接到另一棵野生同科本植物野生梨树上,为父本的野生梨根部离地面六厘米。外杆部,扒皮口大小与母本剪下来的皮芽块大小相复。用透明塑料带条把伤口裹扎好。等七天后就成活了,可把塑料带打开。到秋末寒露气节,用松土把芽接伤口处盖上,高度在伤口上部离伤口往上20厘米。等第二年春过了谷雨(气节),两天后把土扒开,在伤口上部,离伤口上6厘米处把原本枝条全部切除。大约在立夏前后,在伤口处改良后的小苗都出来了。这些小苗到了冬季都能自然越冬。到了结果时,到夏季都能开花结果。另外,头年嫁接剩下的苗,母本和父本不同性的苗防寒埋好,第二年春季可用枝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平,未经吴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