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GBT衬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870.6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常桂钦;李寒;彭勇殿;吴煜东;李继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367;H01L21/50;H01L21/6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gbt 板结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IGBT功率模块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IGBT功率模块的衬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功率IGBT所使用的衬板结构一般采用对称分布式。如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衬板结构,其衬板4的整体为长方形,两端的最外侧分布两个IGBT芯片1和一个FRD芯片2,中间为互连电路区3,且衬板4上设有母排5。这种对称结构的芯片布局优点为美观、紧凑,能够实现IGBT衬板的电路功能,但是这种设计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忽略了整个模块中芯片布局的对称性和均匀性。
如图2所示,为上述结构的IGBT在封装后,衬板4在模块上的布局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同一衬板4内部的芯片间横向距离L比较大,而相邻衬板4间芯片的横向间距M却比较小。要知道,芯片在开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相邻衬板4间芯片会因为较小的横向间距而出现强烈的热耦合,从而影响模块整体的热性能。
图3所示,为上述结构模块的热仿真分布示意图。从芯片的热耦合状态可以看出,热耦合出现在模块内部相邻衬板4的四个IGBT芯片1之间,明显加剧了同一衬板4上的芯片之间的热耦合。
如图4所示,为封装模块截面的示意图,模块中衬板4和芯片间通过引线键合实现电路连接。从图中可以看出,衬板4的电路区域全部集中于衬板4的中间部分,导致衬板4电路面积分配很有限,影响到衬板4散热性能。狭窄的键和区域给键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复杂的中间电路布局也给其他的封装工艺带来了很多难题,如功率端子的引脚设计,不易衬板上切线。
综上所述,现有功率IGBT衬板结构的不足就在于:
1、现有设计中相邻衬板4上的IGBT芯片1的横向间距太小,容易产生热耦合,影响模块整体热性能。
2、现有衬板4的中间电路设计复杂:衬板4的中间电路包括芯片发射极键合区、芯片门极键合区、母排焊接区、弹簧线焊接区和电阻贴片区,这些区域密集交错,模块封装中使用工装复杂,增加了封装工艺的难度。
3、现有衬板4在键合后各种电路纵横交错,增加了相邻电路间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4、现有衬板4存在贴片电阻区域,在贴芯片的同时贴电阻会让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5、现有衬板4上的键合面积不足,只能在芯片上切线,切线会影响到芯片的可靠性,降低了IGBT模块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可降低热耦合、提高封装效率的IGBT衬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IGBT衬板结构,包括衬板,所述衬板的中部为电路区,所述衬板中部的下方设有母排焊接区,所述衬板的两侧均为芯片区,呈对称状,衬板门极电路呈对称状布置于衬板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区采用上端较窄、下端较宽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板门极电路采用上粗下细的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片区设有IGBT芯片和FRD芯片,所述IGBT芯片放置在衬板的上部,所述FRD芯片放置于衬板的下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板中部、两侧的上方均设有弹簧引线焊接区。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制作上述衬板结构的方法,其步骤为:
(1)将芯片与衬板焊接:通过焊接实现多芯片与衬板的集电极电路连接。
(2)将衬板与芯片引线键合:通过引线键合实现多芯片门极、发射极与衬板的门极电路和发射极电路分别相连。
(3)将衬板与母排及弹簧线焊接:通过衬板与母排及弹簧线的焊接,分别实现衬板上的发射极和门极端子引出。
(4)PCB电路互连:通过弹簧线将衬板门极电路与PCB连接,实现模块内各个芯片的门极互联;将门极电阻焊接在PCB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从IGBT芯片在整个模块内部分布的均匀性出发,有效降低了模块中不同衬板上芯片间的热耦合,降低模块的热阻,提高了模块的散热性能。
2、本发明简化了衬板电路设计,不仅将门极电路转移到了衬板的最外侧,而且将门极电路设计为上粗下细的结构,这一设计在增加了中间电路面积的同时也简化了中间电路结构。同时,相邻两IGBT芯片错落排布,使芯片不在一条直线上,有效降低了相邻两IGBT芯片之间的热耦合区域。
3、本发明将门极电路和发射极电路分离后,可以减小各电路的相互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间距图案的布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