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煤气烧结碳酸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0089.0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苍石;谢定高;赵会伦;吴成贵;卢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庆龙精细锶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25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烧结 碳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煤气烧结碳酸锶系统。
背景技术
还原法生产碳酸锶的工艺是:先将天青石破碎成小块后再与白煤(或焦炭)混合,磨成细粉,送入焙烧炉,在800~1400℃还原焙烧,天青石中的硫酸锶与白煤中的碳反应生成硫化锶。硫化锶易溶于水,通过浸取工艺将硫化锶转化为氢氧化锶和硫氢化锶,之后再通过与二氧化碳的碳化反应,最后转化为碳酸锶和硫化氢。
生成的碳酸锶通常需要用烘干筒烘干,烘干筒采用套筒结构,外筒中放置煤,内筒中放置待干燥的碳酸锶,由于是间接加热,温度不够高且控制不够灵活,不能快速适应不同产品类型碳酸锶;另外由于煤中的杂质较多,烘干过程中会引入一些杂质,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烘干效果好,且不引入杂质的碳酸锶烧结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煤气烧结碳酸锶系统,包括有煤气生产转化装置、净化装置以及碳酸锶烘干炉,所述碳酸锶烘干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炉头、炉膛和炉尾,所述净化装置通过煤气管道连接设置在炉头端部的燃烧嘴,燃烧嘴的前端还设置有空气进风管,所述炉头和炉尾固定设置,所述炉膛呈筒状,其两端分别与炉头和炉尾旋转连接,炉膛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滚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包括有煤气生产转化装置、净化装置以及碳酸锶烘干炉所以其结构比较简单,碳酸锶烘干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炉头、炉膛和炉尾,净化后的煤气不含硫等杂质,其通过管道进入设置在炉头端部的燃烧嘴,燃烧嘴的前端还设置有空气进风管,混合后在燃烧嘴喷出燃烧,然后进入炉膛直接与碳酸锶接触进行烧结,由于炉头和炉尾固定设置,炉膛呈筒状,其两端分别于炉头和炉尾旋转连接,炉膛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滚轮,通过转动炉膛,可以使的碳酸锶的烘干烧结更均匀,由于直接接触温度更高,且可通过调节进气量及配比迅速改变燃烧温度,因此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硬度,减少废气排放。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增强炉膛与支撑滚轮对应位置的强度,减小转动摩擦力,所述炉膛与支撑滚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加强筋。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煤气烧结碳酸锶系统,包括有煤气生产转化装置1、煤气净化装置2以及碳酸锶烘干炉,碳酸锶烘干炉包括顺次连接的炉头3、炉膛4和炉尾5,煤气净化装置2的出口通过管道21连接设置在炉头3端部的燃烧嘴6,燃烧嘴6的前端还设置有空气进风管7,炉头3和炉尾5固定设置,炉膛4呈圆筒状,其外部设置隔热层,其两端分别与炉头3和炉尾5旋转连接,炉膛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滚轮8。为了增强炉膛4与支撑滚轮8对应位置的强度,减小转动摩擦力,炉膛4与支撑滚轮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加强筋41,环形加强筋41与支撑滚轮的接触面为平面,以减小接触压强。
煤经煤气转化产生煤气,煤气净化装置2处理后的煤气不含硫等杂质,其通过管道21进入设置在炉头3端部的燃烧嘴6,燃烧嘴6的前端还设置有空气进风管7,混合后在燃烧嘴6喷出燃烧,然后进入炉膛4直接与碳酸锶接触进行烧结,由于炉头3和炉尾5固定设置,炉膛3呈圆筒状,其两端分别于炉头3和炉尾5旋转连接,炉膛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滚轮8,通过转动炉膛4,可以使的碳酸锶的烘干烧结更均匀,由于直接接触温度更高,且可通过调节进气量及配比迅速改变燃烧温度,因此更有利于提高碳酸锶产品的硬度,减少废气排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庆龙精细锶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庆龙精细锶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设备充电控制电路
- 下一篇:太阳能充电电路及太阳能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