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心区停顿角大于150°的六杆打纬机构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0221.8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峰;祝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万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60 | 分类号: | D03D49/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心 停顿 大于 150 打纬 机构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气织机领域,涉及一种打纬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后心区停顿角大于150°的六杆打纬机构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打纬机构安装在织机主轴与钢筘之间,机构把主轴的回转运动转换成钢筘的往复运动,实现把进入梭口的纬纱打入织口的动作。最常用的打纬机构是连杆打纬机构,多数打纬机构由四杆或六杆连杆机构和筘座摆动系统组成。摇杆带动摇轴作往复摆动,钢筘随摇轴摆向前心位置,钢筘将纬纱打入织口,钢筘一到达前心,便迅速撤回。钢筘随摇轴摆向后心位置时,纬纱从引纬侧的喷嘴飞出,纬纱越过梭口飞向捕纬侧,完成引纬动作。纬纱飞越长距离梭口需化费数十毫秒时间,为了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引纬动作,高速打纬机构要求纬纱飞越梭口时钢筘近似停顿。以往想完成一个循环中有长的间歇期,只有依赖凸轮,但凸轮制造困难,若制造精度低,尤其是打纬机构受力大,凸轮打纬机构产生很大冲击。因此需要一种钢筘在后心位置近似停顿时间长,停顿角大的连杆打纬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后心区停顿角大于150°的六杆打纬机构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输出摇杆的较长近似停顿和后心停顿角度大于150°。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后心区停顿角大于150°的六杆打纬机构的设计方法,将一曲柄摇杆机构和一双摇杆机构进行串联,用所述双摇杆机构的输入摇杆的活动铰接点作近似圆弧段运动,将所述输出摇杆的摆动位置安排在所述输入摇杆活动铰接点轨迹的垂直平分线邻近区域,实现了所述输出摇杆的较长近似停顿和后心停顿角度大于15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所述曲柄摇杆机构,设所述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的长度和两个铰接点间的机架长度已知,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应满足如下条件:
1.1 LAB + LAD < LBC + LCD (1);
1.2 LBC 2 × LAB (2);
式(1)、(2)中,LAB、LBC、LCD分别表示曲柄摇杆机构中所述曲柄、第一连杆和摇杆的长度,LAD表示第一铰接点到第二铰接点的机架长度;
1.3 K > 1.12 (3);
1.4 θ12 > 190.2° (4);
式(3)、(4)中,K表示所述摇杆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θ12表示所述曲柄的极位夹角;
K = θ12/(360°-θ12) (5);
θ12 = 180°+ ∠C1AC2 (6);
所述曲柄作360°回转,经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摇杆作摆角为Ф12的摆动,此时,所述摇杆存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分别出现在所述曲柄和所述第一连杆两次成为一条直线时;与所述摇杆的摆角Ф12对应,存在所述曲柄的极位夹角θ12;
所述曲柄作匀速转动,所述摇杆作往复摆动,所述摇杆从后心摆向前心的行程所耗费的时间与所述摇杆从前心摆向后心的行程所耗费的时间不相同,K表示所述摇杆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用于描述所述摇杆往复行程的时间差;
式(6)中,所述摇杆处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分别构成两个三角形△ADC1和△ADC2,其中,
∠C1AC2 = arccos((LAD2+(LBC-LAB)2-LCD2)/2×LAD×(LBC-LAB))- arccos((LAD2+(LBC+LAB)2-LCD2)/2×LAD×(LBC+LAB));
根据上述限制条件,得出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摇杆的长度。
步骤2)设计双摇杆机构,所述双摇杆机构应满足如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万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万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