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0861.9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斌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物理 净化 循环系统 | ||
1.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混合介质循环回路;所述的液态混合介质循环回路通过传输管顺次连接气液混合装置、颗粒过滤装置以及储液装置;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腔体,所述的混合腔体上分别设置与储液装置及汽车尾气出口连接的进水孔及进气口、所述的混合腔体内设置用于产生负压实现进气、旋转进行气液混合及使液态混合介质实现循环且由电机驱动的螺旋杆;所述的颗粒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体,过滤筒体内设置多层同轴转动的滤芯,所述的与多层滤芯对应的转动轴位置设置固定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贯穿于整个过滤筒体,所述的出水管在过滤筒体内的表面设置若干个用于导出液态混合介质的导流孔;所述的储液装置包括用于储放液态循环介质的储液腔体,且储液腔体顶部设置排气阀;汽车尾气从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气口进入且与液态循环介质混合,经颗粒过滤装置将颗粒进行分离与过滤,经净化的气体从储液腔体的排气阀排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与颗粒过滤装置之间还设置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腔体及置于其内的分离过滤腔,所述的分离过滤腔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混合螺旋杆,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的传输管连通于分离过滤腔,且由连通于分离腔体的传输管连通于颗粒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腔体及螺旋杆横卧式设置,所述的进水孔多个均匀的置于混合腔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腔体及分离过滤腔的底部分别设置向外延伸的颗粒收集腔及颗粒收集网,所述的颗粒收集腔及颗粒收集网形成对应的固体颗粒收集桶且桶体的端部设置可拆卸的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滤芯之间固定连接设置且由电机同步驱动,所述的多层滤芯与出水管及过滤筒体之间分别设置滚动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腔体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加液孔及带滤网的排污孔,储液腔体内设置液位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横卧设置,且多层滤芯及过滤筒体的左右两端面设置可拆卸式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体及为圆柱形,所述的滤芯为圆柱滚筒式滤网,且滤网表面均匀分布尺寸相同的过滤孔,所述的由外向内的多层滤芯其过滤孔的尺寸依次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7或8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由过滤筒体上的其中一端盖中心位置导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物理净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循环系统的各个装置之间的传输管上设置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斌,未经黄建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8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