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元件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0940.X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洪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H02S4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09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太阳能电池 组件 | ||
1.一种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元件用于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边缘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覆盖于太阳能电池片上的保护玻璃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片、保护玻璃的框架,边缘太阳能电池片的外边缘与该框架的内缘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为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最接近该框架的太阳能电池片,该外边缘为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接近该框架的边缘,
该导光元件包括出射面,该出射面与保护玻璃所在平面相贴合,该导光元件还包括入射面和反射面,该入射面用于接收入射至该第一间隙处的入射光,
其中,该入射光进入该导光元件后的折射光的光路选自以下光路:
光路1:该折射光自该出射面出射至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光路2:该折射光在该反射面上反射后自该出射面出射至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光路3:该折射光至少一次被该反射面反射至该入射面并且在该入射面发生至少一次全反射后自该出射面出射至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元件的截面为包括了该入射面、该反射面和该出射面的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和该出射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钝角的顶点对齐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的该外边缘。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镀有镜面反射膜。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入射面还用于接收入射至框架处的入射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入射面还用于接收入射至第二间隙处的入射光,该第二间隙为相邻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入射面的远端位于该第二间隙的中线上,该远端为该入射面远离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的端部。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出射面通过第一粘结剂与该保护玻璃相连,该第一粘结剂的折射率与该导光元件的折射率的差值小于0.2,
和/或,该导光元件的材料为玻璃。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平面,
或者,该反射面包括至少一个反射曲面,
或者,该反射面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平面和至少一个反射曲面。
1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
12.一种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元件用于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边缘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覆盖于太阳能电池片上的保护玻璃以及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片、保护玻璃的框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最接近该框架的太阳能电池片为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该导光元件包括出射面,该出射面与保护玻璃所在平面相贴合,该导光元件还包括入射面和反射面,该入射面用于接收入射至该框架处的入射光,
其中,该入射光进入该导光元件后的折射光的光路选自以下光路:
光路1:该折射光自该出射面出射至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光路2:该折射光在该反射面上反射后自该出射面出射至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光路3:该折射光至少一次被该反射面反射至该入射面并且在该入射面发生至少一次全反射后自该出射面出射至该边缘太阳能电池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元件的截面为包括了该入射面、该反射面和该出射面的多边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和该出射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钝角的顶点对齐该框架的内缘。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面镀有镜面反射膜。
17.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入射面还用于接收入射至第二间隙处的入射光,该第二间隙为相邻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9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