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匹配不同读卡器的自助退卡模块及吞退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1140.X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3/10 | 分类号: | G06K1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匹配 不同 读卡器 自助 模块 吞退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匹配不同读卡器的自助退卡模块及吞退卡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助退卡模块,是一个独立实现卡片收纳和退出的装置。它必须和读卡器配合才能实现完整的吞退卡功能。吞退卡的位置由传感器和传感器挡片进行检测判断。然而不同的自助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读卡器,不同的读卡器尾部出卡口位置可能不同,而传感器和传感器挡片位置是固定的,从而无法适应不同的读卡器。因此,为适应不同的读卡器,自助退卡模块必须根据读卡器的类型设计相应的型号来匹配,给生产和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位置检测快捷方便的动态匹配不同读卡器的自助退卡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位置检测快捷准确的动态匹配不同读卡器的自助退卡模块的吞退卡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态匹配不同读卡器的自助退卡模块,其由卡箱、吞卡传感器、吞卡传感器挡片、退卡传感器、退卡传感器挡片、原点传感器、电机、主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吞卡传感器挡片和退卡传感器挡片均是由多个遮光条和透光槽间隔排列组成,所述吞卡传感器和退卡传感器均是通过检测相应传感器挡片的遮光条到透光槽或透光槽到遮光条的变化来确定不同读卡器的吞退卡位置。
进一步,所述吞卡传感器和退卡传感器是采用同一个传感器或不同的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吞卡传感器挡片和退卡传感器挡片是采用同一个传感器挡片或不同的传感器挡片。
进一步,所述吞卡传感器和退卡传感器是光电传感器或磁传感器。
上述自助退卡模块的吞退卡方法,包括读卡器、自助退卡模块、卡片、计算机,其吞退卡步骤如下:(1)自助退卡模块工作时,由计算机根据读卡器配置信息发送命令给自助退卡模块的主板,确定读卡器的型号、吞卡位置、退卡位置;
(2)吞卡时,电机带动卡箱和吞卡传感器挡片从原点位置0向前运动,吞卡传感器通过吞卡传感器挡片上的遮光条和透光槽的组合状态变化确定当前位置,每检测到一次由遮光条到透光槽或者由透光槽到遮光条的变化,当前位置递加,当计数到吞卡位置时,电机停止,自助退卡模块到达吞卡位置;
(3)退卡时,电机带动卡箱和退卡传感器挡片从原点位置0向前运动,退卡传感器通过退卡传感器挡片上的遮光条和透光槽的组合状态变化确定当前位置,每检测到一次由遮光条到透光槽或者由透光槽到遮光条的变化,当前位置递加,当计数到退卡位置时,电机停止,自助退卡模块到达退卡位置。
本发明的自助退卡模块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用于检测的传感器挡片采用遮光条和透光槽顺序排列的方式,遮光条和透光槽互相配合,可以确定多个位置,例如2个遮光条配1个透光槽,第1个遮光条位置定位1,则第1个透光槽为位置2,第2个遮光条为位置3,可以确定3个位置;如果是采用磁传感器,用于检测的传感器挡片采用磁钢和空隙顺序排列的方式,磁钢和空隙互相配合,可以确定多个位置,例如3个磁钢配2个空隙,第1个磁钢为位置1,第1个空隙为位置2,第2个磁钢为位置3,第2个空隙为位置4,第3个磁钢为位置5,可以确定5个位置。需要到达的位置由计算机根据不同的读卡器型号将对应的配置信息传递给自助退卡模块。自助退卡模块工作时,根据配置信息,检测遮光条和透光槽或者磁钢和空隙的组合状态变化,确定位置。每经过一次变化,当前位置信息相应变化,直至到达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光电传感器或者磁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采用遮光条和透光槽或者磁钢和空隙顺序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确定,通过计算机动态配置不同读卡器的位置信息参数,使得位置检测快捷方便准确;而且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传感器与传感器挡片的相对运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传感器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声明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半自动安全锤
- 下一篇:一种高压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