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石墨烯基底电极及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1358.5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4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与胜;赵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93;H01G11/36;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薄膜 叠加层 衬底 抗腐蚀 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基 底电极 去除 制备 石墨烯薄膜层 电池 抗腐蚀剂 复合物 电极 叠加 重复 覆盖 应用 | ||
1.一种制备石墨烯基底电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石墨烯薄膜;
b.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石墨烯薄膜;
c.在所述第二石墨烯薄膜上应用抗腐蚀复合物,覆盖第二石墨烯薄膜形成抗腐蚀涂层;
d.干燥所述抗腐蚀剂涂层;
e.去除所述第二衬底;
f.将所述第二石墨烯薄膜置于所述第一石墨烯薄膜层上并与其接触形成石墨烯薄膜叠加层;
g.从所述石墨烯薄膜叠加层上去除所述抗腐蚀涂层;
h.重复步骤b-g,在叠加层上进一步叠加石墨烯薄膜直至获得需要的石墨烯薄膜叠加层厚度;
i.从所述的石墨烯薄膜叠加层底部去除所述第一衬底,形成所述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石墨烯薄膜之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石墨烯薄膜上沉积至少一层电化学活性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石墨烯薄膜之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石墨烯薄膜上沉积至少一层电化学活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步骤之后包括干燥步骤。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活性材料选自锂金属氧化物、锂金属磷酸盐。
6.一种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形成两个电极,所述电极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成的;
将所述电极其中一个转移到隔离器的其中一个表面上;
将所述的电极另一个转移到隔离器的另一个表面上。
7.一种制备锂空气二次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提供一电极;将所述形成的电极转移到隔离器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电池正极;连接一锂金属箔负极到所述隔离器的另一个表面。
8.一种制备锂铁二次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一电极;将所述电极转移到一隔离器的表面形成电池负极;将涂覆有电化学活性材料的铝集流体连接到所述隔离器的另一个表面形成电池正极。
9.一种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一电极;将所述电极转移到一隔离器的表面形成电池正极;将涂覆有单层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合金粉末材料的铜集流体连接到所述隔离器的另一个表面形成电池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辉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3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