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铝炭阳极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1592.8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大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铝 阳极 保护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铝炭阳极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铝电解工业采用的霍尔-埃鲁法,在铝电解生产上,采用高温的具有很大侵蚀性的冰晶石熔液,在各种材料当中,能够耐高温并且抵御这种侵蚀性、价格低廉而有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的唯有炭素制品。
碳素阳极(也叫石墨阳极),在电解时,阳极碳被氧化而消耗,浪费大量的优质焦炭、石油焦。目前,在原铝生产费用中,预焙阳极占15~20%。
预焙阳极的消耗除了电解消耗(按理论计算,生产1吨铝需消耗预焙阳极333~370公斤)之外,还有额外的消耗(目前国内阳极净耗,1吨铝需消耗预焙阳极450~480公斤;炭阳极的额外消耗,有很大部分是被空气和CO2气体氧化和因炭阳极的选择氧化而导致掉粒造成的。可见采用涂层保护炭阳极,可减少阳极与空气和CO2的接触,起到阳极氧化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铝炭阳极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CA水泥和电解铝的废电解质制成粉状,其涂在炭阳极表面,减少铝电解过程中炭阳极的氧化,起到保护预焙阳极的残极和增加阳极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解铝炭阳极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CA(铝酸钙)水泥为粘结剂,以电解铝生产中产生的废电解质为耐火骨料,加入外加剂,混合均匀后制备出干涂料,经密封包装,运至电解铝厂,加水搅拌均匀后,制成电解铝炭阳极保护涂层,将其涂在炭阳极表面,将水基涂层,涂到电解铝炭阳极的上表面和侧表面,涂抹或喷涂1~5次,涂层厚度0.2~8mm,涂层用单一涂层或复合涂层组成,然后烘干涂层,进行电解,即可;其电解铝生产中产生的废电解质为耐火骨料,耐火骨料的粒度为80-1000目, 加入量为80.0-95.0wt%;CA水泥包括CA-50,CA-60,CA-70,CA-80及ρ-Al2O3。CA水泥的加入量为5.0-20.0wt%;外加剂包括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 超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 其加入量站废电解和CA水泥含量的0.05-1wt%。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保护电解铝用炭阳极的方法,将会减少铝电解过程中,阳极的额外消耗,炭阳极的额外消耗,有很大部分是被空气和CO2气体氧化以及因炭阳极的选择氧化而导致掉粒造成的;采用阳极保护涂层,可减少阳极与空气和CO2的接触,减少炭阳极的额外消耗,延长炭阳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使废旧的电解质得以回收利用,减少废电解质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未涂涂层的阳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涂有涂层的阳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未涂涂层的阳极(黑色表示暴露在表面的石墨),阳极在电解过程中处于电解质之外的部分(侧上表面和上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一般电解铝在930~960℃温度区间内,所以炭阳极中的炭与与之接触的空气的活度很高,阳极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极易被氧化,结果导致阳极的氧化速度过快。
图2为涂有涂层的阳极(灰色表示在炭阳极的侧上表面和上表面涂上涂层),由于涂层的存在,隔绝或减少了炭阳极与空气的接触,从而起到了保护阳极的作用。
实例1 CA-50涂层的应用:涂层的配方为见表1
表1涂层的配方(wt%)
注:涂料中CA-50和废电解质为100%,其它的含量为外加
按表1的配方混合均匀后制备出干涂料,经密封包装,运至电解铝厂,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制成电解铝炭阳极保护涂层,将其均匀涂抹(或喷涂)到炭阳极的上表面和侧上表面,涂抹(或喷涂)1~5次,涂层厚度0.2~8mm,涂层可用单一涂层或复合涂层组成,然后烘干涂层,进行工业电解铝生产。
电解槽测试结果表明:电解过程平稳,添加涂层的阳极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保护得很好,棱角分明,阳极的腐蚀速率比未添加涂层的阳极延长寿命13-30小时,并且电解铝的纯度不发生变化。
实例2 CA-60涂层:涂层的配方为见表2
表2涂层的配方(wt%)
注:涂料中CA-60和废电解质为100%,其它的含量为外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