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建筑物用消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1628.2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丁佑镇;丁甲镇;丁海圣;林钟浩;朴钟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佑镇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建筑物 消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建筑物用消防装置,更详细地,涉及能够容易地移动消防装置,以便防止发生山火灾时,如位于文物或寺庙等偏僻的地方的建筑物蔓延火灾,并且,在建筑物周边形成水幕而防止火灾,或能够在发生火灾的地方执行灭火工作的移动式建筑物用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发生火灾时,利用干粉灭火器(包括泡沫灭火器)向火灾发生源(以下称为'火源')喷射在其内部填充的灭火药材,或将消防水带连接于灭火栓后,向火源直接喷射从灭火栓供应的高压水而镇压火灾。
近来,随着技术发达,可使用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立即验知并向建筑等天窗面喷射水的洒水器(SPRINKLER)等自动灭火设备,而在初期即能够镇压火灾。
并且,在发生火灾时通常使用水或泡沫液灭火,为此,使用洒水器或水喷雾装置等,但使用水或泡沫液的一般的灭火方式,其喷射范围有局限性,因此,不适用于大型建筑的火灾或山火等的灭火,特别是,对大范围的油类及气体火灾难以灭火。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正进行着多方面的努力和研究,并且,近来提出了利用雾扑灭火灾的方式。
利用雾的火灾灭火方式,将细微的水粒子以雾状态向火源进行喷射,应用了通过与窒息作用并行的冷却作用消灭火源的原理。
即,细微的水粒子在火源和外部空气之间形成雾层以窒息火源的同时,在雾层下部的水粒子通过火源瞬间蒸发而执行冷却作用。
此类的雾喷射式灭火方式已经过例证阶段,适用于几个消防设备。
但,现有的雾喷射式灭火方式或利用其的消防设备,将雾喷射至宽范围或远距离的能力不足,大部分以消灭在建筑物内的火灾的目的以固定方式使用,并且,为了弥补喷射能力的缺陷,必须要具备多个强制送风装置及水幕喷头。
特别是,国宝级寺庙文物,通常大部分在山上,即使具备各种消防设备的消防车,从消防车出发到镇压火灾需要大量时间,而被毁灭,有关山火预防措施也不明确。
并且,上述的文物通常由木材建造,因此,在山上随着树叶等飞来的火苗而一旦火源开始燃烧,则以很快的速度被毁灭。
并且,通常在发生火灾5分钟之内未能够控制火势,即可发生庞大的火灾,因寺庙文物的特性,一旦被火势包围,即使用消防车灭火,也难以防止很多文物被消逝。
因此,寺庙文物关键在初期要镇压火灾及从火魔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已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9-0070090号(2009年7月1日公开,发明名称:用于寺庙文物保护的向上防水型消防装置)中公开。
发明内容
一般的建筑物用消防装置为了向建筑物的内部或外部喷射水与排管一同设置,因此,不便安装消防装置,难以节省安装消防装置所需的时间及费用。
并且,一般的建筑物用消防装置经常裸露在建筑物的内部或外部,因此,可因气候变化或使用者的不注意而被破损,因此,在发生火灾时,为了执行消防工作,平时需进行维持及保修管理。
并且,一般的消防装置,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周边或内部,因此,在未安装有消防装置的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无法进行灭火工作。
因此,有必要进行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移动消防装置,以便防止发生山火灾时,如位于文物或寺庙等偏僻的地方的建筑物蔓延火灾,并且,在建筑物周边形成水幕而防止火灾,或能够在发生火灾的地方执行灭火工作的移动式建筑物用消防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
本发明包括:包括:机柜,其可移动,并形成有轮子;流路主体,其形成于所述机柜,并形成用于结合从灭火栓延伸的连接软管的连接供应孔部,并且,形成多个流路;水幕喷头,其与所述流路主体的流路中的至少2个以上的流路连通地设置,喷射通过所述流路主体供应的水;消防水带,其从所述流路主体延伸,并容纳于所述机柜内部;及供水阀,其安装于所述流路主体,用于调节向所述消防水带供应的水的供应与否及供应量。
并且,本发明的所述流路主体,在一侧端部形成有所述连接供应孔部,并形成有第1流路、第2流路及第3流路,以使由所述连接供应孔部流入的水被分歧,所述第1流路的截面积形成得相比所述第2流路窄。
并且,所述流路主体安装有转换阀,用于开放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中的某一个并关闭另一个,所述第3流路安装有所述供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佑镇工程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佑镇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数字式激光坡度测量仪
- 下一篇:颈肩腰膝中药电子治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