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心背彻痛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1777.9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郝素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素娥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9/00;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心背彻痛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背彻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心背彻痛。仲景《伤寒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寒止疼功效的内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心背彻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治疗心背彻痛的原料药材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配伍合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为达到祛寒止疼的功效,本发明选择:吴茱萸8份、乌头6份、甘草12份、干姜3份、附子9份、蜀椒7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用于治疗心背彻痛。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吴茱萸:【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乌头: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之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干姜: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本草汇言》云:“附子,回阳气,散阴寒。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元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蜀椒:又名巴椒、汉椒、川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该心背彻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吴茱萸8份、乌头6份、甘草12份、干姜3份、附子9份、蜀椒7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冰糖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述治疗心背彻痛的中药制剂,具有祛寒止疼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治疗心背彻痛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材分别是:吴茱萸8份、乌头6份、甘草12份、干姜3份、附子9份、蜀椒7份。
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吴茱萸8份、乌头6份、甘草12份、干姜3份、附子9份、蜀椒7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冰糖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素娥,未经郝素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