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内化成充电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1895.X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明;疏江洪;陈林;杨书勇;汪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化成 充电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内化成充电工艺。
背景技术
电池化成和槽化成相比,有着许多优点,其工艺流程简化了极板水洗、干燥和电池补充电以及槽式化成的装片、焊接、取片等工序。节省了大量工时和能源,不用购置化成槽设备和防酸雾设备,电池成本能得到一定的降低。并且,极板不易为杂质所污染,能降低电池自放电,电池质量也可得到更好的控制,因此,电池化成值得推广,而制定合理的电池化成工艺,是电池化成的关键。化成电量是影响电池化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化成电量过低,活性物质未能充分转换,二氧化铅含量低,导致电池初期性能能不好。而化成电量高,除能量损耗增加外,化成过程的温升不易控制,气体对极板冲击也较大,会影响电池寿命。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化成电量。现如今的内化成工艺电量无统一标准,且在充电时浪费资源。因此,设计一种节能环保的内化成充电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内化成充电工艺,通过不同电流的充放电,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节省能源,减少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内化成充电工艺,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需要进行内化成充电的电池静置2~5h;
步骤二:使用3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4~6h;
步骤三: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6~9h;
步骤四: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0.5~2h;
步骤五: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2~4h;
步骤六: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0.5~2.5h;
步骤七: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2~5h;
步骤八: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1~2h;
步骤九: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4h;
步骤十: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1~2h;
步骤十一: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6h;
步骤十二: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1~3h;
步骤十三: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5~7h;
步骤十四:使用3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4~6h;
步骤十五:使用10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3~5h;
步骤十六: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5~6h;
步骤十七:使用3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6h;
步骤十八:使用0.15~0.4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4~6h;
步骤十九:充电过后2.5~4h后进行抽酸处理,完成充电工艺。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步骤五进行前需对电池进行查、补电解液的工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十五中分为两道工序:工序一为使用10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3~5h,转换电压为11V/只;工序二为使用10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3~5h,转换电压为10.3V/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不同电流的充放电,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节省能源,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内化成充电的效果,提升蓄电池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内化成充电工艺,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需要进行内化成充电的电池静置2h;
步骤二:使用3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5h;
步骤三: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7.5h;
步骤四: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0.75h;
步骤五: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2.5h;
步骤六: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1h;
步骤七: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h;
步骤八: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1.4h;
步骤九: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3.5h;
步骤十: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1.6h;
步骤十一: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4h;
步骤十二: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2h;
步骤十三: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6h;
步骤十四:使用3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5h;
步骤十五:使用10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放电3.4h;
步骤十六:使用6A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5.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