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2423.6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建伟;杨坤;王永科;魏克;段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葛建伟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ndroid 应用 权限 泄露 漏洞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系统,包括:
控制端和位于Android系统上的代理端;
其中,代理端包括:
系统权限检查模块,适于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中的权限检查函数,将通过检查的权限相关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中;
Extra信息获取模块,适于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中的获取Extras信息函数,将所获取的Extras信息的键和值数据类型相关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中;和
代理应用模块,适于接收控制端构造好的Intent对象,然后通过Android ICC机制发送至待测试应用的目标组件;
其中,控制端包括:
Intent构造模块,分别与所述Extra信息获取模块和代理应用模块连接,适于通过所述代理应用模块从待测试应用中提取Action、Data信息,适于利用从所述Extra信息获取模块得到Android系统反馈的Extras信息的键和值数据类型,构造合适的Extras键值对信息,还适于基于以上得到的Action、Data和Extras信息构造Intent对象,并通过代理应用模块发送至待测试应用的目标组件;和
权限泄露检测模块,与所述系统权限检查模块连接,适于获取所述系统权限检查模块对所述待测试应用的权限检查输出的日志,判断所述待测试应用是否存在权限泄露漏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端位于测试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Intent构造模块还适于从所述待测试应用的Manifest文件提取所有对外公开的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组件。
4.一种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一、从Android应用程序包中的Manifest文件提取所有对外公开的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组件;
步骤二、针对Android应用中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两种模块间通讯组件接口,提取Action、Data和Extras信息,构造作为模糊测试输入的Intent对象;
步骤三、通过ICC机制,由代理应用向应用目标组件通讯接口发送构造好的Intent对象;和
步骤四、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中的权限检查函数,监控权限检查日志情况,基于日志作出是否发生权限泄露的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在步骤四后还包括:
步骤五、重复以上步骤直至遍历完成步骤二中所有的Action、Data域、Extras域实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其中,步骤二中构造Intent对象进一步包括:
从应用程序包Manifest文件中的intent-filter标签中提取显式Action,以及从应用程序包反编译后的smali代码里提取以包名为前缀的隐式Action;
从intent-filter中提取Data域信息并根据其规则定义预先生成合适的Data域数据;和
通过修改手机系统中获取Extras信息的API函数监控获取Extras键和值数据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其中,基于Action、Data和Extras三种数据信息来构造Intent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其中,步骤三进一步包括:
通过向Started Service和Broadcast Receiver两种目标组件发送显示Intent的方式来进行权限泄露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ndroid应用权限泄露漏洞的测试方法,其中,步骤四修改Android系统中的权限检查函数进一步包括:
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ActivityManagerService服务中的权限检查函数,将Android系统服务对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通过权限检查的权限名称和uid号输出到系统日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葛建伟,未经诸葛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4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内组织直接修复与成形的医疗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三尖瓣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