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2706.0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务;安藤基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0 | 分类号: | H01R13/5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亚;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部件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内置有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该电子部件具有横向较长的部件主体,从该部件主体的两端分别向相反方向拉出一对引线,各引线被焊接于一对母线。即,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由各引线保持成双臂梁状。由此,即使是在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承受振动的情况下,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也不会大幅地振动,不必担心与母线的连接部破损。
另一方面,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子部件形成为从部件主体的一端各自沿相同方向拉出一对引线的单臂梁状。该部件主体在前后方向上被夹持在设置于壳体的接受部和设置于支架的支撑部之间,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被夹持在分别设置于一对母线的一对夹持片之间。由此,避免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76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09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电子部件的尺寸公差本来就大,在部件主体的尺寸形成得小的情况下,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存在着无法将部件主体沿前后方向夹持在壳体的接受部和支架的支撑部之间的可能性。而且,即使通过各母线的夹持片在上下方向上夹持部件主体,根据同样的理由,也存在着无法切实地夹持部件主体的可能性。
本发明基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切实地抑制在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中电子部件的振动。
本发明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部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主体,一对引线从该部件主体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导电构件,配置在电子部件的前方并形成有与一对引线连接的一对电子部件连接部;壳体,在前方开口而设置有能够使电子部件和导电构件插入的插入口,壳体保持导电构件;以及电子部件保持部,一体地设置于壳体,具有能够弹性地弯曲的多个弹性片,通过这些弹性片在弯曲的状态下夹持部件主体而保持电子部件。
根据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规格,存在着使用下述电子部件的情况:采用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沿前后方向(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配置即纵型配置,并且一对引线均从部件主体的前端向前方拉出。在该情况下,当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振动时,形成为单臂梁状的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的后端侧(自由端侧)容易振动,与导电构件的一对电子部件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更容易破损。
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在壳体设置了电子部件保持部,因此能够利用该电子部件保持部的多个弹性片夹持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而进行保持。由此,能够在通过各弹性片吸收电子部件的尺寸公差的基础上抑制部件主体的后端侧振动,能够避免引线与电子部件连接部的连接部破损。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具有以下的结构。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部件主体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多个弹性片在整体上构成大致圆筒状,并且沿着部件主体的外周面大致等间隔地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多个弹性片平衡性良好地夹持部件主体而保持电子部件。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壳体包括:支架,保持导电构件;以及壳体主体,具有插入口,从该插入口将支架容纳在壳体主体的内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导电构件保持于支架后,能够将该支架容纳到壳体主体的内部。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电子部件保持部与支架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导电构件和电子部件保持于支架后,能够将一对引线与对应的母线分别连接,并将该支架容纳到壳体主体的内部。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电子部件保持部与壳体主体的内部中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壳体主体直接保持电子部件的部件主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中切实地抑制电子部件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斜前方观察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从斜前方观察使电容器和母线片保持在支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前方观察使电容器和母线片保持在支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使电容器和母线片保持在支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从侧方观察使电容器和母线片保持在支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壳体主体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功图无线采集远传计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插板保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