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阻传感式隧道积水警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3256.7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18 | 分类号: | G01F2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 隧道 积水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道路安全领域,涉及隧道和涵洞积水安全警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阻传感式隧道积水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和交通道路安全的问题,立体交通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开始向快速化和多元化方向迈进。在各种交通道路中,地下空间高效利用成为发展和竞争的目标。目前各种地下隧道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开发的新途径。
在交通道路中,为了解决交叉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隧道等地下道路建筑大量设计和采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为了节省地面土地资源,基本形成了地下交通封闭建筑。在地势低洼和排水不通畅的地区,地下交通积水问题不断出现,甚至在雨季发生隧道内积水淹没车辆,导致车损人亡的事件。因此,隧道积水情况的及时预警和显示非常必要和关键。
目前,隧道道路积水情况主要靠人员巡查和报告,方法简单,存在如下一些不足或缺点:第一,巡查方法浪费人力,工作效率低,有些道路巡查人员无法及时进行排查;第二,隧道等地下道路,车辆通行,条件恶劣,环境危险,往往是积水情况和道路事故发生后才得到报告,没有预警机制;第三,隧道等地下道路积水情况不能实时给出警示,影响道路通行,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阻传感式隧道积水警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阻传感式隧道积水警示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通过连接螺栓将保护壳体,过滤网和压阻传感元件连接,所述本体竖直处设有长度与隧道高度标识,所述本体上方设有中空背压管;
所述压阻传感元件与信号线连接,所述信号线与放大电路AD连接,所述放大电路AC与模拟/数字转换器A/D连接,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A/D与输入/输出接口I/O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I/O与单片机CPU连接,所述单片机CPU分别与并行输入接口I/O和放大器Am连接,所述并行输入接口I/O与驱动器Dr连接,所述驱动器Dr与LED数字显示板连接,所述放大器Am分别与报警灯WL和报警器AI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背压管与所述长度与隧道高度标识一样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无人值守隧道和涵洞内发生积水情况的预警和显示装置,在车辆进入隧道和涵洞前的醒目位置给出隧道和涵洞内发生积水情况的预警和显示状态,可以提示车辆驾驶员,从而避免因隧道和涵洞积水问题所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有效地解决了设置有隧道和涵洞的积水情况引发交通道路安全问题,并提高了交通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压阻传感式隧道积水警示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本体,2、保护壳体,3、过滤网,4、压阻传感元件,5、连接螺栓,6、长度与隧道高度标识,7、中空背压管,8、信号线,9、放大电路AC,10、模拟/数字转换器A/D,11、输入/输出接口I/O,12、单片机CPU,13、并行输入接口I/O,14、驱动器Dr,15、LED数字显示板,16、放大器Am,17、报警灯WL,18、报警器A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压阻传感式隧道积水警示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通过连接螺栓5将保护壳体2,过滤网3和压阻传感元件4连接,所述本体1竖直处设有长度与隧道高度标识6,所述本体1上方设有中空背压管7;
所述压阻传感元件4与信号线8连接,所述信号线与放大电路AD连接,所述放大电路AC9与模拟/数字转换器A/D10连接,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A/D10与输入/输出接口I/O11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I/O11与单片机CPU12连接,所述单片机CPU12分别与并行输入接口I/O13和放大器Am16连接,所述并行输入接口I/O13与驱动器Dr14连接,所述驱动器Dr12与LED数字显示板15连接,所述放大器Am16分别与报警灯WL17和报警器AI1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背压管7与所述长度与隧道高度标识6一样长。
本发明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血液离心配平仪及配平方法
- 下一篇:温室环境监测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