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3282.X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KMT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8 | 分类号: | H05B3/48;H05B3/10;B29C45/7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1***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纳米 电热 膜片 加热 | ||
1.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它由半圆形外壳、玻纤保温隔热材料、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0.3mm云母片层、0.1mm云母片层、超导热材料(石墨)和不锈钢主框架构成,其特征在于:不锈钢主框架上设置导热槽,导热槽内填充超导热材料(石墨),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电极连接方法采用先对基材和电极银浆带烘热,然后再在基材上打盲孔以及在盲孔里注入银浆,放入导线(纯银线或925合金银线)一端,最后在不同温度下经过反复烘干和烧结以及二次注入银浆的方式,使得电极与导线(纯银线或925合金银线)牢固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主框架由空心半圆柱、两个挡板和四个长方形隔板构成,两个挡板设置在空心半圆柱两端,四个长方形隔板设置在空心半圆柱外侧弧面上且两端连接两个挡板。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挡板设置为带有镂空半圆的梯形状,隔板中两个连接在对应的两个挡板的夹角位置,另两个连接在半圆柱边缘位置,隔板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所低高度与电热膜片厚度一致,同时在挡板三边的夹角处和两端边缘处各设置一个定位孔。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半圆柱外侧弧面、挡板和隔板之间共同构成设置在不锈钢主框架上的三个均等的导热槽,每个导热槽内,空心半圆柱外侧弧面上均设置多个镂空的导热孔,导热孔均匀排列并最优设置为条形状但不仅限于此形状,导热槽内填充超导热材料(石墨),石墨导热性超过钢、铁、铅等金属材料,为导热槽内填充物最优选择对象。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半圆柱、挡板和隔板均优选为不锈钢板材所制,但不限于不锈钢材料。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固定设置在不锈钢主框架空心半圆柱表面被超导热材料(石墨)填充后的导热槽平面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电极连接的方法采用先对基材和电极银浆带烘热,然后再在基材上打盲孔以及在盲孔里注入银浆,放入导线(纯银线或925合金银线)一端,最后在不同温度下经过反复烘干和烧结并二次注入银浆填平的方式。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电极的电源引出线设置为云母高温铜线。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加热圈,其特征在于: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的表面,即发热膜面设置0.3mm云母片层做绝缘保护,远红外纳米电热膜片的底面,即与导热槽中的超导热材料(石墨)的接触面设置0.1mm云母层做绝缘保护,再在0.3mm云母片层外面设置玻纤保温隔热材料作为填充材料,最后在玻纤保温隔热材料外面设置半圆形外壳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MT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KMT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2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翻转抽屉面板的无土栽培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抗灾能力强的红高粱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