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焊接球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3572.4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贵;方月英;周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维萨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阀,特别涉及一种全焊接球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焊接球阀由于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流体管道、废气择放管道、煤气和热力供应管道,但全焊接球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阀门泄露、扭矩大或者是打不开等等,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焊接收缩引起阀体、阀盖等相关零部件发生变形,需要用车床沿焊缝割下,然后再将里面的零部件拆取返修,阀体和阀盖原先的焊接部位需要补焊后车加工到尺寸,再进行装配、焊接。对于小规格或者是低磅级的球阀这样返修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大口径或者高磅级的球阀这样返修方法就非常麻烦了,口径大或者是自重很重,需要配套的设备就很多,且大型机床才能返修,有的时候一台需要返修很多次,返修成本很大,浪费严重,更严重影响到交货期和客户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焊接球阀,解决现有技术中全焊接球阀因焊接变形导致密封性能差、维修成本高、球阀旋转扭矩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焊接球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球,阀球通过阀座支撑在阀腔上,所述阀体的两端设有阀盖,阀盖上开设有与阀腔连通的介质通道,所述阀盖上与阀体相对接的端面上开设有止位台阶,所述阀体支撑在止位台阶上;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设有用于焊接阀体与阀盖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的下方开设有隔热槽,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并位于焊接槽的底部留有间隙,所述间隙连通焊接槽与隔热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与阀球之间还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阀盖固定连接;所述阀球上开设有用于承托支撑板的L型环槽,所述支撑板与L型环槽的侧壁之间设有轴承,与L型环槽的槽底之间设有推力垫。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槽的高度大于10mm,宽度大于40mm且小于5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1.0m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间隙的长度为2~3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上开设有导向至阀球表面的润滑油/脂通道,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润滑油/脂注入孔,所述润滑油/脂注入孔与润滑油/脂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与阀盖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在润滑油通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焊接槽底部设置了与隔热槽连通的间隙,保证阀体与阀盖之间充分焊接,避免出现虚焊,既加强了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可靠性又保证了密封性能,降低了球阀返修率,延长了球阀使用寿命;2、设置了止位台阶和支撑板,防止阀盖或阀体因高温焊接出现扭曲变形,减少返厂维修的概率,降低使用成本;3、支撑板与阀球之间设置有轴承和推力垫,大大减少了支撑板与阀球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阀球的转动扭矩;4、阀球表面使用润滑油/脂润滑,避免出现球阀扭矩过大导致球阀难以打开的现象;5、润滑油/脂通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O型密封圈,防止润滑油/脂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球;3、阀座;4、阀盖;5、焊接槽;6、隔热槽;7、间隙;8、支撑板;9、轴承;10、推力垫;11、润滑油通道;12、润滑油注入孔;13、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全焊接球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球2,阀球2通过阀座3支撑在阀腔上,阀体1的两端设有阀盖4,阀盖4上开设有与阀腔连通的介质通道。阀盖4上与阀体1相对接的端面上开设有止位台阶,阀体1支撑在止位台阶上。阀体1与阀盖4之间设有用于焊接阀体1与阀盖4的焊接槽5,焊接槽5的下方开设有隔热槽6,阀体1与阀盖4之间并位于焊接槽5的底部留有间隙7,间隙7连通焊接槽5与隔热槽6。间隙7的设置可以保证焊接槽5能够被焊接介质填满,避免出现虚焊情况,间隙7的宽度最好为0.5~1.0mm,优选0.5mm,间隙7的长度为2~3mm,优选2.5mm。为保证良好的隔热效果,隔热槽6的高度最好大于10mm,宽度大于40mm,但小于50mm,优选的,隔热槽6的的高度为8mm,宽度为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维萨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维萨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