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4189.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凯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汝珍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叶片 液压泵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机械,特别是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
背景技术
叶片式液压泵或者液压马达,通常由转子、叶片、定子、侧板等组成,转子与侧板的端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在较高流体压力下,流体会通过该间隙造成流体泄漏,从而降低液压机械的容积效率,导致能量浪费。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1994年6月8日,公告号:CN 2168098Y)公开了一种用液压浮动侧板的凸轮转子叶片泵,该泵采用液压浮动侧板,借助高压油的作用,能对转子和压力侧板、配油盘之间因磨损引起的轴向间隙进行补偿,保持较高的容积效率;泵体内的流道为明道,使清砂容易,清洗彻底干净。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02年7月10日,公告号:CN1357682)公开了一种回转容积式液压泵及马达,由旋转体的外周铰接摆动叶片、套装随动环构成的转子,被内腔配有随动环滑动轴承、转子端轴滑动轴承构件的定子包封构成整机,其中,随动环轴承的轴心相对于转子回转轴心固定偏心设置的是定量液压泵及马达,随动环轴承的轴心相对于转子回转轴心的偏心距可连续调整的是变量液压泵及马达。
上述技术方案也是针对提高容积效率而进行的改进,但一定的端面间隙是在正常运行必须的,在较高压力下仍存在较大的端面间隙泄漏,将造成客观的效率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叶片式液压机械存在流体泄漏、容积效率低、受液体介质的影响造成液压机械的性能和耐用性无法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有效解决流体泄漏问题,显著提高容积效率,能广泛应用于各种介质条件下的叶片式液压机械的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包括在传动轴上旋转的设有若干径向槽的转子、沿径向槽滑动的叶片、设置在转子外部并与转子配合的定子、安装在转子两端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上设有高压腔和低压腔,对应泵马达分别为进流低压腔和出流低压腔,叶片顶端与定子内表面接触,叶片与转子径向槽间形成控制腔,在转子每周转动中,叶片沿径向槽进出滑移而形成控制腔容积变化,形成至少一个容积扩大区段控制腔和至少一个容积缩小区段控制腔,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泄漏回收腔和泄漏排出腔,所述的泄漏回收腔与容积扩大区段控制腔相通,并经流道通过控制阀与高压腔连通或经流道与出流低压腔连通,所述的泄漏排出腔与容积缩小区段叶片下腔相通,并通过小孔与高压腔连通。该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通过在侧板与转子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泄漏回收腔和泄漏排出腔,泄漏回收腔和泄漏排出腔分别与相应的控制腔相通,泄漏回收腔通过控制阀与高压腔相通或直接与出流低压腔相通,泄漏排出腔经小孔与高压腔相通,从而利用控制腔的容积扩大过程回收泄漏流体,利用其容积缩小过程将回收的泄漏流体排出至高压腔,使转子侧板端面间隙泄漏的流体得到大幅回收而成为有效的液压能,实现了容积效率的提高,同时,控制阀和小孔的设置,使叶片对定子的压力更加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液压机械的性能和耐用性。该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不仅使叶片式液压机械用于中粘度油介质时能大幅减少能量浪费,而且使叶片式液压机械扩展了使用范围,使它应用在低粘度介质、高水介质和水介质时均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并可提高其在上述介质条件下的压力。同时,该改进的叶片式液压泵及马达,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泄漏回收腔由设置在侧板端面上的回收槽和与容积扩大区段控制腔连通的腰形槽直接连通或经辅助孔连通而成,泄漏回收腔与进流低压腔阻断。泄漏回收腔选择由设置在侧板端面上的回收槽和腰形槽连通而成,实现对泄漏的流体进行有效回收的目的。当然在有些叶片结构下,回收槽与腰形槽不便直接连通时,可以采用辅助孔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泄漏回收腔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回收槽和两个对称设置的腰形槽相互连通构成,所述的回收槽和腰形槽同轴心设置,泄漏回收腔通过控制阀与高压腔连通或者与出流低压腔相通,与进流低压腔阻断。对于泵,泄漏回收腔通过控制阀与高压腔连通,与进流低压腔不通;对于马达,泄漏回收腔通过控制阀与高压腔连通,或直接与出流低压腔相通。泄漏回收腔设置为这样的结构制造方便,流体回收效果好。
作为第二种优选,所述的泄漏回收腔包括同轴心对称设置的两组,每一组分别由一个腰形槽和两个设置在腰形槽两端的回收槽连通构成,两组泄漏回收腔之间隔断。泄漏回收腔也可以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泄漏回收腔中间互不连通,这样的结构同样可以满足回收流体,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凯,未经胡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