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蓄压腔式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4341.5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云;扈爽;白云;王昊;马修真;董全;李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0;F02M6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蓄压腔式船用 重油 电磁 控制 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喷油器,具体地说是船用发动机喷油器。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船用大功率重油喷油器往往是机械控制式喷油器,其主要由喷油器本体、喷油嘴部分、针阀以及针阀复位弹簧等部件组成。该种喷油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但由于其喷油定时、喷油压力和喷油速率受到高压供油泵凸轮形状的制约,因此其还有喷油特性不够灵活,响应速度慢,对喷油量的控制精度不够高等不足之处,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其很难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船舶市场对发动机的需求。
借鉴于技术成熟的车用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船用重油柴油机电磁控制喷油器应运而生。相比于机械式重油喷油器其响应速度更快,喷油特性灵活可控,对喷油量的控制也更加精确。虽然船用重油电控喷油器对柴油机的排放性能有所改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其针阀上方有控制活塞结构存在,这对喷油器的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制约作用;同时,由于船用喷油器的喷油量较大,在其喷油过程中会引起剧烈的压力波动,使喷油压力和喷油速率也出现较大波动,给喷油量的精确控制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喷油规律灵活的带蓄压腔式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带蓄压腔式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以及安装在喷油器体里的蓄压腔体、电磁阀部分和喷油嘴部分;电磁阀部分包括电磁阀体、铁芯、衔铁、控制阀杆、控制阀杆复位弹簧、隔离块、密封阀底座,电磁阀体、隔离块和密封阀底座自上而下设置,电磁阀体里设置电磁阀腔,铁芯设置在电磁阀腔里,铁芯里安装线圈,铁芯中部设置空腔,衔铁设置在铁芯下方,隔离块与密封阀底座之间设置隔离腔,密封阀底座里设置与隔离腔相通的控制阀杆腔,控制阀杆的上端与空腔配合并与衔铁相连,控制阀杆中部穿过隔离块,控制阀杆的下端设置锥形密封面,锥形密封面设置在隔离腔里,锥形密封面与其上方的隔离块之间安装控制阀杆复位弹簧,锥形密封面的下端部位于控制阀杆腔里,喷油器体上设置冷却滑油进口和喷油器泄油口,隔离块里设置第一-第三油路,电磁阀腔与冷却滑油进口相通,锥形密封面落座于密封阀底座上时,第一油路与隔离腔断开,锥形密封面向上移动后,第一油路与隔离腔相通,第二油路与隔离腔相通,第三油路分别与第二油路和喷油器泄油口相通。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喷油嘴部分包括针阀、针阀底座、针阀复位弹簧、限位孔板,限位孔板和针阀底座自上而下设置,限位孔板里设置针阀控制腔,针阀底部安装在针阀控制腔里,针阀其余部分安装在针阀底座里,针阀底部安装针阀复位弹簧,针阀控制腔通过泄油孔与第一油路相连,蓄压腔体里设置蓄压腔,蓄压腔上方设置喷油器进油口,电磁阀体、隔离块、密封阀底座、限位孔板、针阀底座里分别设置第一-第五进油路,第一-第五进油路依次相通,针阀底座里设置盛油槽,第一进油路与蓄压腔相通,第五进油路与盛油槽相通,针阀控制腔通过进油孔与第五进油路相通。
2、隔离块里设置引流环和第四油路,引流环设置在控制阀杆复位弹簧上方、控制阀杆的周围,第四油路分别与引流环和第三油路相通。
3、控制阀杆的上端与衔铁通过止动环相连。
4、所述的进油孔的直径小于泄油孔的直径。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带蓄压腔式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其针阀能够由针阀控制腔内的高压燃油配合电磁阀直接进行驱动,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喷油规律灵活,有效提高了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的经济性;
2、蓄压腔结构能够减缓燃油喷射时引起的压力波动,有利于对喷油量的精确控制,使喷油器在小喷油量工况工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磁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喷油嘴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本发明的带蓄压腔式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主要由蓄压腔7、电磁阀部分6、喷油嘴部分5以及喷油器体2组成。
蓄压腔7位于喷油器的最上方,分别与喷油器进油口1和下方喷油嘴部分5的油路相连,其能够减缓燃油喷射时引起的压力波动,有利于对喷油量的精确控制,尤其是对于小油量的控制精度可显著提高。同时,当喷油器应用在共轨燃油系统中时,蓄压腔7的稳压作用能够使柴油机共轨管的尺寸减小,这有利于降低共轨管对材料的要求,提高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蜡烛多层充电器
- 下一篇:复合窨井盖材料搅拌机吸尘除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