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4634.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多功能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主要是用于腹部胃肠减压、冲洗、鼻饲和引流的患者。现有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多为单腔或双腔胃管。虽说单腔或双腔胃管有很多先进性,然而现有临床中使用单腔或双腔胃管却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例如:1、单腔胃管在使用墙式中央吸引时往往会出现胃粘膜损伤的情况,吸引效果不佳,严重时形成胃出血、胃管堵塞等。2、单腔胃管洗胃操作时,因为在同一管腔中进行,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二次污染情况,同时胃肠减压和营养不能同时进行。3、常见的腹部胃肠手术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后置入胃管进行减压引流,由于留置在体内时间较长,胃管的端口部无法固定,如果患者不能够保持稳定姿态或者面部固定不牢,亦或患者胃部内反流物的作用,很容易导致胃管本身的脱出,就会使得患者再次忍受插管的痛苦,甚至导致更大的医疗事故。4、因单腔或双腔胃管由塑料材质组成,管体过软,无法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往往凭经验进行诊断、治疗或者拔出胃管,再插入胃镜进行诊断、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实际操作中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检查和治疗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包括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所述主腔管的下端伸入辅腔管内,主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Ⅰ,辅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Ⅱ,防止外界异物进入主、辅腔管。所述的气腔管与辅腔管的外壁一体连接,气腔管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阀,气腔管的下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的气囊环固在辅腔管的外壁上,气囊距辅腔管远离盖帽Ⅱ一端13~17cm,所述的主腔管内设有数据导线,数据导线一端与摄像头连接,数据导线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摄像头将胃管底部的影像通过数据导线传递给显示器,医务人员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楚地观看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影像,以便及时调整胃管进入的方向,从而可顺利进入治疗部位进行治疗。并且在不需要可视功能时,可以将摄像头、数据导线与胃管中的主腔管快速分离。
所述的辅腔管内设有不锈钢材质的导丝,辅腔管内可插入导丝,对整个胃管起到塑形的作用,可防止整个胃管的管体过软导致难以插入,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
辅腔管末端外壁上固设有环形麻醉器,环形麻醉器上设有喷口,环形麻醉器中可以加设麻醉药,当整个胃管插入消化道时,消化道挤压辅腔管末端外壁上的环形麻醉器,麻醉药从喷口处喷至消化道,实现麻醉的目的,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
工作时,当本发明的管体进入患者体内后,通过单向阀和气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或充水,卡在患者胃部的贲门口处,实现体内固定:管体不会从体内滑脱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当工作完毕后,将单向阀的卡簧下按,即可将气囊中的气体或水排出,然后从患者体内取出本发明即可。
胃肠减压手术过程中如果主腔管存在堵塞现象,可直接通过单独的辅腔继续进行胃肠减压、洗胃等,从而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其次是互不连通的主腔和辅腔均可进行洗胃、鼻饲和药物、营养液的注射、固不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手术时间,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当通过辅腔管或主腔管与负压抽机连接时,没有与负压抽机连接的腔体与外界连通,在胃管底端处形成气流循环,通过空气负压的缓冲,使吸引力保持恒定。
所述的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均由聚氨酯塑料制成,聚氨酯塑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及耐磨性好,並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抗血凝性,又无毒无味。
所述的辅腔管外壁上设有长度衡量刻度以及X光线标识,长度衡量刻度,及刻度线的设置,可使得医务人员对胃管插入深度客观掌控。在本发明的下管过程中,参照X光显影线通过X光标识,可以确认本发明下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在直视状态下对患者消化道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同时工作效率高,减轻患者检查和治疗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主腔管,2、辅腔管,3、气腔管,4、盖帽Ⅰ,5、盖帽Ⅱ,6、单向阀,7、卡簧,8、导丝,9、数据导线,10、显示器,11、气囊,12、环形麻醉器,13、喷口,14、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