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系数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4800.X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彦;李崇霄;杨虎德;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地膜 残留 污染 系数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膜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系数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农用地膜以其保温、保墒、保肥、防寒的显著优点,备受广大农民群众及农业专家的青睐,大面积农膜覆盖种植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尤其是对于北方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省份,气温变化剧烈,低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应用,对该区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地膜使用量不断扩大以及使用年数的增长,农田中残留地膜不断积累,长期使用地膜的土壤中大量残留地膜对土壤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不仅会改变土壤特性,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农膜分解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还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是持久的,最终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检测地膜残留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并且,由于对地膜残留污染系数监测尚无明确的标准,以及在地膜残留污染检测研究方面存在不同的意见,检测方法各异,往往不能达到好的检测效果。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系数监测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污染系数监测方法,该具体过程为:
步骤a,选取采样点进行采样;
步骤b,样品检测与处理;
步骤b1,样品粗拣,去除土块、湿土;
步骤b2,样品细拣;
步骤b3,残膜片数统计;
步骤b4,残膜质量统计;
步骤b6,残膜漂洗;
步骤b7,残膜烘干;
步骤b8,再次细拣;
步骤b9,残膜恒重;
步骤c,地膜残留污染系数的计算;
步骤c1,残留量的计算;
步骤c2,残留污染系数的计算。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中,采样方法为田间实测挖掘法,采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首先选取较为平坦且有代表性的地块,以蛇形线法等方法在每个监测地块选择5个规格为200cm×100cm样方,分0~10cm、10~20cm、20~30cm等几个层次采集测定地膜残留量;
其次划定采样样方后,将每层土样分别过筛,边挖土边人工捡拾残膜,将捡拾的残膜放入样品袋内并标记保存;
最后待土层的残膜全部收集完后,再将土填回至样方中,抚平样方。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a中,采用横向取样的方式进行取样,其中选取孔径为5mm固定面积为1m×1m筛子;
以犁底层位置确定采样深度,其中0~20cm土样必须分别过筛,20~30cm土样先用铁锹翻找,如果没有发现残膜存在,则不用过筛,若有发现必须过筛筛分;画采样样方的方法是将面积固定为1m2的筛子,直接在采样区拓印一个2m2的样方,用铁锹修出边界。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b1中,需将植物根须,废弃塑料,垃圾尽量捡净,对于土壤颗粒在不破坏残膜的前提下尽量将土块、湿土抖落以待清洗。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b2中,分别以耕层深度:0~10cm、10~20cm和残膜面积:<4cm2、4~25cm2和>25cm2为标准进行分类统计,指标为残膜质量、残膜数量、残膜面积;
其中统计不同面积大小的残膜采用目视比对法估测残膜面积,即用与残膜颜色差异明显且容易辨认的硬纸板,裁出2cm×2cm和5cm×5cm的正方形,将残膜与其比对以鉴定残膜面积大小,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b5中,采用加网兜清洗法来清洗残膜,
将孔径小于3mm质地柔软的纱网自制成长约20cm,宽约10cm的网兜(用红色或蓝色的材料易于残膜区分),将残膜装入网兜内,系紧袋口,做好标记,放入清洗槽内,清洗前将槽内洗涤液温度调至最佳清洗温度50~60℃以加快清洗速度,加适量洗洁精,残膜量少加约5g,清洗超过100g残膜加约8g,加入一次洗洁精可清洗3次左右,清洗结束后,直接将网兜放在清水中漂洗至少3遍以上,之后转入纸袋内标记烘干,清洗时间为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