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35002.9 申请日: 2014-05-29
公开(公告)号: CN104041530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赵兰 申请(专利权)人: 赵兰
主分类号: A01N65/22 分类号: A01N65/22;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草莓 叶枯病 天然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防治病虫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叶枯病又称紫斑病、焦斑病,我国发生比较普遍,是草莓叶部常见病害之一,有时发生危害相当严重。草莓叶枯病病原为凤梨草莓褐斑病菌Marssonina potentillae(Desmazieres)Magn,有性阶段为Diplocarpon earliana(Ellet EV.)属子囊菌亚门。病菌以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植株病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上越冬,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空气进行扩散传播、侵染发病,并由带病种苗进行中、远距离传播。本病属低温性病害,秋季和早春雨露较多的天气有利于侵染发病。肥足苗壮发病轻,缺肥苗弱发病重。草莓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新明星、达娜等品种较抗病。

草莓叶枯病主要在春秋季节发病,侵害叶片、叶柄、果梗和花萼。叶片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直径3—4毫米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发病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在病斑枯死部分长出黑色小粒点,叶柄或果梗发病后,产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组织变脆而易折断。

目前,在蔬菜、瓜果种植中,为防治草莓叶枯病通常使用的是化学农药杀菌剂,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采用化学农药杀菌剂,时各种植物病原菌菌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甚至造成防治失败。此外,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对有益的生物也会造成威胁。而且,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难于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随着公众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无污染、可自然降解的生态农药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从农药科学的发展来看,在农药研制使用上“回归自然”及农药的“无公害化”,是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新型生物广谱杀菌剂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杀菌效果好的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甘菊、蛇床子、荷叶、黄松、皂角、艾叶、苦皮藤、广藿香、通草、木香。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10-20份、蛇床子8-12份、荷叶8-12份、黄松2-4份、皂角2-4份、艾叶2-4份、苦皮藤2-4份、广藿香1-3份、通草1-3份、木香1-3份。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15份、蛇床子10份、荷叶10份、黄松3份、皂角3份、艾叶3份、苦皮藤3份、广藿香2份、通草2份、木香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甘菊、蛇床子、荷叶、黄松、皂角、艾叶、苦皮藤、广藿香、通草和木香;

(2)将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

(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

(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1/10,加入1-3倍体积水,静置24-48h;

(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应用,具体为:将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与500-1000倍量水混合即为杀菌菌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草莓叶枯病。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防治草莓叶枯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甘菊15份、蛇床子10份、荷叶10份、黄松3份、皂角3份、艾叶3份、苦皮藤3份、广藿香2份、通草2份、木香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甘菊、蛇床子、荷叶、黄松、皂角、艾叶、苦皮藤、广藿香、通草和木香;

(2)将混合料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3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兰,未经赵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