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串扰同波长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5259.4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格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4B10/4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串扰 波长 波分复 用光 收发 一体 双向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串扰同波长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波分复用单纤双向通信技术在光通信领域已取得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波分复用单纤双向光通信的核心部件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案,其中发射与接收波长相同的称为同波长BOSA。这类器件存在串扰大的缺点,发射端的杂散光、发射端光经过光纤端面陶瓷端面反射会进入探测器,形成串扰干扰探测器正常工作。现有技术虽然有通过光纤端面镀增透膜来解决光纤端面发射问题,通过陶瓷插芯倒角降低部分反射。但难以解决发射端杂散光进入探测器的问题,也无法较彻底地地解决陶瓷端面反射光进入探测器的问题本,从而限制了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内部串扰、工作稳定、精度高的低串扰同波长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
本发明的低串扰同波长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包括有一个三通金属座,三通金属座中设置有纵向贯通的主光路孔和与主光路孔垂直连通的探测器孔,所述主光路孔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激光器和尾纤,激光器与尾纤之间的光路上安置有分光片,所述探测器孔的外侧端安装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和分光片均安装在一个分光片座上,分光片座中段为一段位于主光路孔内的管状光路通道,所述探测器和分光片分别安装在管状光路通道的两端。
所述尾纤包括有同轴的陶瓷插芯和光纤纤芯,所述光纤纤芯前端伸出陶瓷插芯的前端面。
所述陶瓷插芯的前端面上涂有用来吸光的黑胶层。
所述探测器孔对侧的主光路孔内壁上安装有吸光盖,吸光盖的内侧涂有用来吸光的黑胶层。
所述吸光盖的内侧为阶梯形。
分光片座上的管状光路通道,使探测器的光路周围形成环形遮挡,能够档住发射激光器发出的杂散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通过分光器座上的管状光路通道,使探测器的光路周围形成环形遮挡,可档住发射激光器发出的杂散光,可大幅度降低串扰;2、尾纤采用特殊设计,光纤纤芯伸出陶瓷插芯,配合涂覆在陶瓷插芯前端面上的黑胶层,可大幅度减少陶瓷面的反射光,降低了串扰;3、通过吸光盖可进一步降低进入探测器的杂散光,也降低了串扰;4、将探测器和分光片安装在可抽出三通金属座的分光片座上,使探测器和分光片均可以开放位置进行组装,大幅度降低了组装工艺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低串扰同波长波分复用光收发一体单纤双向器件包括有一个三通金属座1,三通金属座中设置有纵向贯通的主光路孔2和与主光路孔垂直连通的探测器孔3,所述主光路孔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激光器4和尾纤5,激光器4与尾纤5之间的光路上安置有分光片6,所述探测器孔3的外侧端安装有探测器7;所述探测器7和分光片6均安装在一个分光片座8上,所述分光片座8中段为一段位于主光路孔内的管状光路通道9,所述探测器7和分光片6分别安装在管状光路通道的两端。所述尾纤5包括有同轴的陶瓷插芯10和光纤纤芯11,所述光纤纤芯11前端伸出陶瓷插芯10的前端面(如图2)。陶瓷插芯10的前端面上涂有用来吸光的黑胶层。探测器孔3对侧的主光路孔内壁上安装有吸光盖12,吸光盖的内侧涂有用来吸光的黑胶层。吸光盖12的内侧为阶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格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格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组装的自承式电缆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LED的滤波结构及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