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烟气烟道导流叶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5478.2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阳;靳庆新;吴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烟道 导流 叶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囱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湿烟气烟道的导流叶片。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设计的WFGD系统很少安装GGH,原有的WFGD系统也开始取消GGH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GGH的WFGD系统饱和净烟气直接通过湿烟囱排向大气时,易产生“烟囱雨”或酸雾沉降现象,带来新的环保问题。
造成“烟囱雨”或酸雾沉降现象的原因如下:
(1)烟气的夹带液
原烟气经过喷淋层洗涤,并经除雾器除雾后,从吸收塔出口、经连接烟道至烟囱顶部排放的过程中,粒径大于300μm的液滴,随烟气流一起排放。
(2)烟气的冷凝液
原烟气经过喷淋层洗涤,并经除雾器除雾后,从吸收塔出口、经连接烟道至烟囱内衬顶部排放的过程中,通常会有0.5~1.0℃的温降,从而导致了烟气的饱和-冷凝产生了小液滴。
(3)烟气二次夹带液
从除雾器带走的液滴及冷凝产生的液滴,会在烟囱/烟道内壁、烟囱入口底部等区域聚集。随着液滴的不断沉积,它们便会受到自身重力的向下拉力,同时,烟气也会对液体施加一个与烟气流同一方向的拉力,当来自烟气的力达到或超出液滴自身重力和内表面的附着力时,液体重新进入或被二次夹带进入烟气流并被夹带出烟囱。
由钢烟道到湿烟气烟道拐角以及湿烟气烟道区域结构比较复杂,烟气气流在离心力的影响下,流速会明显的增加,从而引发涡流现象。冷凝液由钢烟道进入湿烟气烟道后,在涡流的影响下,会在湿烟气烟道内凝聚,且容易被烟气二次夹带,被夹带走的冷凝液滴粒径较大,它们通常是造成“烟囱雨”或酸雾沉降现象的主要因素。
国内外现阶段“烟囱雨”现象主要治理方法包括:
(1)火焰加热:即在烟囱底部安装燃烧洁净燃料的燃烧器,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火焰加热,其投资与维护费用较低,但运行费用较高,目前应用范围不广。
(2)热管换热器:利用热管技术吸收热烟气余热用以加热冷烟气,传热效率高,无附加动力消耗,运行费用低,但腐蚀和堵塞严重,技术风险高,只在工业锅炉上有所应用,大容量电站锅炉上尚无应用实践。
(3)二次热风加热:热二次风直接注入脱硫后净烟气,热风和烟气混合传热,提升烟气温度,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电厂现有设备投资、运行和维护费用较低,但影响了锅炉的效率,且提高了空气预热器的腐蚀倾向,国内仅个别电厂在应用。
(4)冷凝液收集装置:根据烟囱/烟道的结构特性,在烟囱/烟道内部设置一系列集液装置。这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基本解决目前脱硫湿烟囱存在的烟囱雨现象,且后期后期设备维护简单,系统运行时也无需额外消耗能量。相比于国内其他烟囱雨治理方法,具有先进性和高效性。如申请号为201220569152.X的“湿烟气烟道冷凝液收集装置”实用新型中公开的装置。但类似201220569152.X中公开的装置无法解决湿烟气烟道转折处的涡流效应导致的烟气二次夹带。
目前常规的湿烟囱结构大都没有考虑钢烟道到湿烟气烟道的拐角以及湿烟气烟道区域会发生涡流现象,且容易结露的潮湿环境,也没有在钢烟道到湿烟气烟道的拐角以及湿烟气烟道区域设置导流叶片装置,避免由涡流引起的冷凝液二次夹带现象的产生,拦截并收集产生的冷凝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湿烟气烟道的导流叶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湿烟气烟道的导流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为“L”形,设置在湿烟气烟道的转折位置,其形状与湿烟气烟道相适应;在所述导流叶片的转折处设置倒角。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部分的导流叶片与靠近出烟口的烟道方向所呈角度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90度。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采用的是防腐材料。
一种湿烟气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烟气烟道中沿烟道方向竖直设置一片或多片所述导流叶片,将整个湿烟气烟道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湿烟气烟道设置为“L”形方形管道结构,两端分别设置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进烟口通过所述钢烟道与一吸收塔排烟口连接,所述出烟口与一烟囱内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湿烟气烟道的内壁下端在靠近出烟口的位置垂直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下部连接排液阀、冲洗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