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5527.2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杰;刘清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刘艳春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伏地 灌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当起伏不平的土地要在农田内开些水渠进行分区灌溉,使灌溉水浇遍整个农田时,一般采用的是分区浇灌。在分区浇灌时,浇灌水到达地势高和地势低的地方的时间有差别,因此水会浇的不均匀。尤其是一个区的面积越大这种不均匀就越明显,如果在地势高的地方害怕浇水过多而控制水量,那么大了地势低的地方水量就会不足,从而给植物的生育造成了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满足起伏地两侧不同的植物幼苗需水量的起伏地的灌溉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包括两侧设有第一田间渠的起伏地;在起伏地地势高的地方开设有第二田间渠和第三田间渠;所述第二田间渠和第三田建渠中的灌溉水能从地势高的一侧顺流到地势低的一侧使其分别灌溉到起伏地两侧的植物幼苗;所述第二田间渠和第三田间渠之间通过多个可拆卸的阻挡物相连。
优选的,所述阻挡物为塑料挡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通过在起伏地地势高上开设有第二田间渠和第三田建渠,这样使得水渠能通过第二田间渠和第三田建渠分别顺流到起伏地两侧的植物幼苗中,且第二田间渠和第三田间渠之间通过可拆卸的阻挡物相连,可以随时调节两个田间渠之间的水量大小,满足起伏地两侧不同水量的需求,其应用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于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l为改良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
附图2为本发明的起伏地的灌溉方法;
附图3为附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田间渠;2、植物幼苗;11、第一田间渠;21、第二田间渠;31、第三田间渠;32、阻挡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2-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包括两侧设有第一田间渠11的起伏地;在起伏地地势高的地方开设有第二田间渠21和第三田间渠31;所述第二田间渠21和第三田建渠31中的灌溉水能从地势高的一侧顺流到地势低的一侧使其分别灌溉到起伏地两侧的植物幼苗;所述第二田间渠21和第三田间渠31之间通过多个可拆卸的阻挡物32相连;所述阻挡物32为塑料挡板。
本发明的起伏地的灌溉方法,开始对起伏地的植物幼苗进行灌溉,当起伏地左侧的植物幼苗所属水量较多时,把阻挡物拆开,从而使得第三田间渠与第二田间渠相连,然后水渠通水,先对起伏地左侧的植物幼苗进行灌溉,这样灌溉效率高,且能很好的满足起伏地左侧植物幼苗需水量高的要求,然后把阻挡物放回到第三田间渠与第二田间渠之间,再对起伏地右侧的植物幼苗进行灌溉,这样就能满足起伏地两侧植物幼苗不同需求量的要求;反之也一样;
本发明的一种起伏地的灌溉方法,其应用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于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运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博灌排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