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6276.X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博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以及 触摸 面板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11日、申请号为201280053290.5、发明名称为“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例如涉及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使用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关于使用金属细线的透明导电膜,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2所公开的那样,研究一直在继续。
近来,触摸面板受到关注。触摸面板虽然主要应用于PDA(便携信息终端)或移动电话等小尺寸设备,但可认为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用显示器等的大尺寸化会得到发展。
在这样的未来动向中,现有的电极采用ITO(氧化铟锡)。伴随着电阻变大、应用尺寸变大,ITO具有电极间的电流的传递速度变慢、响应速度(从接触指尖之后到检测出其位置为止的时间)变慢的问题。
因此,可考虑利用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来降低表面电阻。作为将金属细线用作电极的触摸面板,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3~9。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290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6/00146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24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511304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1995/2733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3965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美国专利第720285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1997/18508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3-099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触摸面板的感测电极具有至少触摸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以及与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为了具有高导电性,是较粗的端子(面状端子)。因此,在组合显示器和触摸面板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在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有时因为电极端子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所以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出现变暗的部分,导致不易观看显示器。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破坏可视性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本发明其它方式的第一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所述电极端子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导电片中,优选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另外,金属细线的线宽是30μm以下,金属细线由不透明的材料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触摸面板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本发明其它方式的第一触摸面板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所述电极端子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本发明的第二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
上述本发明的第二导电片优选在设所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为a(μm)时,所述电极端子的框形状的线宽b(μm)满足b≥2a或b≥a+5(μm)。上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a(μm)优选是30μm以下。
上述本发明的第二导电片在所述电极端子的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的内部还设置有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线固定线夹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