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纺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6740.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J.斯劳彭潘斯基;P.考萨里克;M.莫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4 | 分类号: | D01H13/14;D01H13/32;G01N21/89;B65H6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成城;胡斌 |
地址: | 捷克奥尔利*** | 国省代码: | 捷克;CZ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自由 纺纱机 操作 单元 纱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纺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纺纱机设置有纱线质量/清纱器电子传感器,其中,操作者执行纺入准备操作,包括在由瑕疵所导致的受迫纱线断裂之后解绕所述纱线并测量纺入纱线的所需长度,在纺纱期间在检测到可以是纱线瑕疵的开始的纱线的异常时,开始记录纱线的长度和/或纱筒的转数,并且在纱线的异常未超过清除纱线的设定标准的情况下,停止记录,而在纱线的异常超过设定标准的情况下,停止纺纱过程并记录纱线的瑕疵总长度和从纱线的瑕疵开始的纱筒的转数,并且在纺入之前的逆向解绕纱线期间,通知操作者当已经解绕纱线的整个瑕疵部分时的状态,由此,操作者完成用于纺入的纱线的准备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进行纺入的方法,该纺纱机设置有纱线质量/清纱器的电子传感器,在此期间,操作者执行准备纺入操作,包括在由纱线质量/清纱器传感器检测到的纱线瑕疵所导致的受迫纱线断裂之后卷绕纱线并测量用于纺入的纱线的所需长度。
本发明还涉及在包括与控制单元联接的纱线质量/清纱器传感器的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进行纺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于每个操作单元处设置有纱线质量传感器(所谓的清纱器)的当前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中,操作者不知道在纺入之前手动去除纱线部段期间整个瑕疵(defect)纱线部分是否真的已经被去除。在仅对所生产纱线的单位长度上大的直径或重量变化做出反应的老式的不那么灵敏的清纱器中,这并不成为问题,因为操作者能够用肉眼判断整个瑕疵纱线部分的解绕。然而,在现代清纱器中,尤其是利用数字光学技术的清纱器中,情况是不同的。这些新型清纱器对纱线瑕疵具有明显更高的灵敏度并且甚至能够检测到很小的纱线直径变化,该变化可以遍布瑕疵纱线部分的相对大的长度上并因此不能被肉眼检测到。这些缺点主要包括周期性不规则瑕疵(所谓的moaré)、诸如由纱条中的瑕疵导致的单位长度的缓慢的重量变化的其它瑕疵、或由毛羽中或纱线表面结构中的变化导致的瑕疵。在该情形中,瑕疵可遍布甚至若干米纱线,因此其开始(可通过现代的高质量的检测器检测到)是操作者肉眼不可分辨的。因此,操作者可能错误地评估因存在瑕疵而关闭纺纱单元的情况并且在瑕疵之后或在其不可缺少的部分之后的部段中执行纺入,并由此在纱线中留下了瑕疵或瑕疵的一部分。由于接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瑕疵的事实,这意味着这导致形成包括原始瑕疵或其主要部分并同时也包括接头的纱线部段。因此,这对纱筒上纱线的最终质量有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在准备纺入纱线末端期间操作者总是去除整个瑕疵纱线部段,纺入过程会由于所述瑕疵纱线部段而被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进行纱线纺入的方法来实现,其原理在于,在纺纱期间在检测到可以是瑕疵的开始的纱线的异常时,开始记录纱线长度和/或纱筒的转数,并且如果异常未超过用于清除(clean)纱线的设定标准,则完成监控,而如果纱线异常超过用于清除纱线的设定标准,则停止纺纱过程并记录纱线的瑕疵总长度和/或记录从纱线的瑕疵开始起的纱筒的转数,并且在纺纱之前的逆向解绕纱线期间,指示操作者当已经解绕整个纱线瑕疵部分时的状态,由此,操作者完成纱线的纺入准备步骤并可以发出命令以借助于特定操作单元的装置开始自动纺入阶段。
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甚至可以确定地去除操作者不能清楚看见的纱线瑕疵,因此显著提高纱线质量。
有利的是,在逆向解绕纱线期间持续通知操作者待去除的纱线长度或待执行的纱筒的逆向转数。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仅在解绕包含纱线瑕疵的整个部分之后才允许操作者进行纱线纺入。
将纺入的可能性光学地信号发送到操作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捷克有限公司,未经里特捷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微带的薄膜环形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燃电池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