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缓冲吸能桥墩防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6835.7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马伟刚;黄宝宝;张钧;杨杰;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桥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撞桥墩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缓冲吸能桥墩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近期修建的跨越通航江河、港区和海峡的大型桥梁数量逐步增多,而航道上的船舶数量也不断增加且船型趋于于大型化,使得桥梁和通行船舶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船舶撞击桥墩的事故亦不断增加。船舶对桥梁的撞击所造成的结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梁在设计寿命内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会导致整个结构的倒塌。
现有技术中重力缓冲防撞装置通常由钢绳、重物及支撑架组成,重物固定在钢绳两端,支撑架用于支撑负载重物的钢绳,其对船舶撞击力具有很好的缓冲吸能作用,但是其支撑架不牢固,在撞击过程中容易被折断,造成造价大及维护较大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重力缓冲防撞装置的支撑架不牢固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缓冲吸能桥墩防撞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缓冲吸能桥墩防撞装置,包括包围在桥墩四周且固定在水下的桥墩承台上的防撞体,承台位于防撞体正下方位置具有若干通孔一;所述防撞体包括外圈、内圈、填充材料、支撑板和重力缓冲装置;所述的填充材料填充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嵌装在外圈和内圈中,用于支撑外圈和内圈,所述的外圈上具有连通外圈与内圈之间空间的若干通孔二;所述的重力缓冲装置包括钢绳和固定在钢绳两端的重物,所述的钢绳部分缠绕在外圈上,钢绳两端均分别穿过外圈上的通孔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承台生的通孔一到达承台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有若干组,每组支撑板均在同一平面内,各组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均匀分散在外圈和内圈之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重力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作用,所述重力缓冲装置有若干组,每组重力缓冲装置缠绕在外圈上的钢绳在同一平面内、且均匀分布在外圈圆周方向上,各组重力缓冲装置缠绕在外圈上的钢绳沿竖直方向均匀分散在外圈上;三个重力缓冲装置为一组,每个重力缓冲装置缠绕在外圈上的钢绳长度至少为外圈周长的4/1。
进一步地,为提高防撞体强度,所述的外圈为玻璃钢筒体,所述的内圈为金属筒体或钢筋混凝土筒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充材料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重力缓冲装置与防撞体结构缓冲吸能结构相结合,将防撞体结构中的支撑板作为重力缓冲装置的支撑架,有效避免了传统重力缓冲装置的支撑架不牢固的问题,同时本申请兼具传统的重力缓冲装置和常规防撞体的缓冲吸能作用,另外,防撞体即具有缓冲吸能作用又作为重力缓冲装置的支撑架,整体来说本发明的桥墩防撞装置具有更高的缓冲吸能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俯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正视剖视图;
图中1.桥墩,11.承台,111.通孔一,2.防撞体,21.外圈,211.通孔二,22.内圈,23.填充材料,24.支撑板,3.钢绳,31.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缓冲吸能桥墩1防撞装置,包括包围在桥墩1四周且固定在水下的桥墩1承台11上的防撞体2,承台11位于防撞体2正下方位置具有若干通孔一111;所述防撞体2包括外圈21、内圈22、填充材料23、支撑板24和重力缓冲装置;所述的填充材料23填充在外圈21和内圈22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支撑板24两端分别嵌装在外圈21和内圈22中,用于支撑外圈21和内圈22,所述的外圈21上具有连通外圈21与内圈22之间空间的若干通孔二211;所述的重力缓冲装置包括钢绳3和固定在钢绳3两端的重物31,所述的钢绳3部分缠绕在外圈21上,钢绳3两端均分别穿过外圈21上的通孔二211、支撑板24的上表面和承台11生的通孔一111到达承台11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数据中心系统及能耗调控方法
- 下一篇:抗冰皮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