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离和检测纳米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8254.7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刘丽红;贠照军;何滨;江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检测 纳米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分离和检测不同粒径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基于毛细管电泳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在线联用体系,以喷雾针作为联用接口装置,通过毛细管电泳实现不同粒径的纳米银与银离子的分离,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纳米银和银离子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
2)毛细管电泳以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硼酸-醋酸钠为缓冲盐体系,在正电压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3)以Rh(NO3)3溶液作为毛细管电泳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的鞘流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电泳的电泳缓冲盐组成为1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50mmol/L硼酸-150mM醋酸钠的混合液,pH为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毛细管内径为75μm,长度为60cm,分离电压为25kV,样品进样方式为压力进样,进样压力为50mbar,进样时间为15秒,毛细管温度设置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电泳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的鞘流液为50μg/L的Rh(NO3)3溶液,流速为5μ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入射功率为1500W,碰撞气流速为15.0L/min,载气流速为1.10L/min,辅助气流速为0.10L/min,检测质量数m/z为107Ag,积分时间为0.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82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任意组合式免疫多组份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建筑物渗水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