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单要素描述地质体的地质图建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9474.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刚;向运川;张大可;何翠云;赵军;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3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要素 描述 质体 地质图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础地质图空间数据建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单要素描述地质体的地质图建库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空间数据库,是近10年来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支撑下建立的关于基础地质矿产等内容的专业型数据库。地质空间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相似之处在于针对地球表面现实状态进行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描述;差别在于,地理空间数据所描述的地球表面属性内容属于地理特征范畴,而地质空间数据所描述的是地壳结构、组成物质和运动的表面特征。基础地质空间数据,是将构成地壳的岩石物质成分、不同岩石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用地质图及其所附带的地质属性加以描述。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需要一个客观、实用的地壳模型建立与描述方法。这一方法将决定所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可行性、实用性。目前,通用的基础地质空间数据模型与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相似,均采用将地球表面投影展开所形成地质图为基础,按照地质特征建立不同的要素图层,对地质体的空间属性和地质属性进行描述,从而建立地壳构成模型。
根据已知国内所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对地壳模型进行描述。
方法1:以目前地质理论、技术和地质图生产方法、过程,根据特征将全部地质体划分多个不同的面要素图层,每个要素图层以不同属性结构赋予不同的地质属性内容,对地壳表面特定的局部区域进行描述。并通过图层间相互叠加套合,构成对地质图,地壳模型的完整描述。
方法2:建立一个统一的地壳表面要素图层,但仅对其中部分裸露的地质体以目前地质理论、技术和地质图生产方法、过程,根据地质体特征划分类型,通过多个相应类型外挂表的形式对其进行地质特征描述,而对于水体、冰雪、沙漠等所覆盖的区域则仅进行地理地貌特征描述。
现有地壳数据模型都实现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对地壳表面建立地质模型,但明显存在着定义上的漏洞,描述的不完整和扩展性、实用性较差的不足。
作为对地壳表面的地质模型的描述,其属性的定义应为地质特征。前述两种地质模型的描述方法均为地质、地理内容混用描述,单纯从地质内容视角观察,地壳表面的描述会产生“镂空”,所建地壳表面模型可能是不完全覆盖的,导致不完整。其中,方法1是将地壳表面的整体依据不同地质体分为多个要素图层进行描述,不同的面要素间缺乏可靠的拓扑关系,描述是不完整的;方法2将地壳表面放在同一个面要素图层和多个外挂表进行描述,由于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同一要素图层既有地理描述,又有地质描述,对于地质意义来讲,描述依然是不完整的。
这两种已有的地质模型,对面要素图层及外挂表的划分均以当时已有的地质理论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为基础,同时采用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入了一些主观认识。以其中一种地质模型为基础建立的数据库,会限制和制约持有不同理论观点的学者的使用,如新的信息无法追加、所需要的信息查询不到;当新的理论出现后,已有数据库的更新扩展困难,受数据库结构的限制,新数据信息无法追加,如要追加的新数据地质特征与现划分类型不同或目前类型中没有,则只能丢掉部分信息或修改数据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采用单要素描述地质体的地质图建库方法,解决了以往地质图空间数据建库方法描述不客观完整、通用程度欠缺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全覆盖模式的地壳数据建库方法,将地质主体划分为地质界线、断层、地质体和地质主体注记4要素类;其以地质体最客观的地质属性为基础,依照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目的,设置“地质体类型”、“地质体名称”、“地质体代号”、“地质体时代”、“地质体描述”、“主要岩石名称”、“地质体含矿性”将地质图中对地质体的基本描述概括清楚。没有对地质体认识的主观分类,适合于持不同观点学者的使用,并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地质理论观点,保持了开放的状态,在不调整、修改整个数据库结构的前提下,方便地进行数据更新、扩充。尤其对新的、未知类型的岩石(地质体)其属性信息的采集、保存可以方便、完整。
在补充有关矿山、火山口、样品采集点、断裂等要素后,即构成完整的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壳模型的描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数据和软件准备:准备一幅比例尺为1:20万的地质图扫描件,栅格格式为tiff,在PC电脑上安装商业化程度较高的ArcGIS 10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步骤2:数据地理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