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棕榈灸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0738.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0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菊;孙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紫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9 | 分类号: | A61K36/889;A61P25/00;A61P25/20;A61P25/24;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棕榈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棕榈灸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灸,是众多东方医学疗法中的代表性实例,是指利用燃烧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时所释放热的治疗方法。
在过去,通过燃烧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来进行灸的,灸的益处不仅依赖于当燃烧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时所释放热的刺激,还依赖于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被受影响部位及穴位的皮肤吸收,实现期望的治疗作用。
然而,由于燃烧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时会释放大量的烟,这就有环境污染的危险。此外,过热会引起灼伤并在皮肤上留下疤痕,考虑到这些原因,尽管它有各种益处人们还是不愿接受灸疗,这使得灸疗难于普及和全球化。
传统的热疗是通过燃烧置于皮肤或穴位上的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来进行的,灼伤的危险是不可避免的,近些年,可弃型间接灸和热疗装置已经以简单的无任何灼伤危险的方式被应用。此外,灸疗已经朝利用化学热的方向发展,一些先进的灸疗技术,通过制备含有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提取物或活性成分的洗剂而不经任何热处理,将洗剂施用于皮肤上,并向皮肤施加能量,例如电热,来实现灸疗效果。
像香烟燃烧时所获得的发烟效果一样,由于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在燃烧时所引起的热释放和化学变化,灸疗也可获得镇静效果,该技术的缺点在于不能获得具有灸作用的组合物活性成分的全部作用。
此外,无烟灸疗可通过使用附加加热器实施,然而,该灸疗也有些缺点,其操作麻烦而且效果只能在短时期内持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棕榈灸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其在燃烧时无烟、无毒,燃烧时产生的淡淡的香味对人的大脑和神经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性,有明显的控温效应和共振效应易被人体吸收转化内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棕榈灸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棕榈果壳,所述棕榈果壳采自热带棕榈。
优选的,还包括檀香和沉香,按重量份计,所述棕榈果壳85份-94份,所述檀香5份-10份和所述沉香1份-5份。
优选的,还包括植物精油,按重量份计,所述棕榈果壳95份-99份,所述植物精油1份-5份。
优选的,所述植物精油包括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或甜橙精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棕榈灸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棕榈果壳晾干备用;
S2、将干燥的棕榈果壳在隔氧条件下加热炭化,制成粉末状;
S3、通过机器水压成规格为直径2-4厘米的灸丸;
S4、加工使其成矮柱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檀香和沉香备用。
优选的,所述棕榈果壳、所述檀香与所述沉香的比例为9∶0.7∶0.3。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将檀香和沉香在隔氧条件下加热炭化,制成粉末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称取所述重量配比的植物精油备用。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将粉末状的棕榈果壳与植物精油混合搅拌,调和成糊状。
优选的,所述炭化的加热温度为450℃~550℃,炭化时间为30~9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燃烧时无烟、无毒,燃烧时产生的淡淡的香味对人的大脑和神经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本发明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性;能穿透皮下10-12厘米,能激活深层脏腑细胞;一灸多穴,辐射面积直径达20-25厘米,燃烧时热能高却不烫。
3.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控温效应和共振效应易被人体吸收转化内能;共振效应是热能传到皮下深层,热能由内而外发散,强化个个细胞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促进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自愈力,调节神经的异常兴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普通版采用的原料如下,棕榈果壳100克。
将棕榈果壳晾干准备好后,把干燥的棕榈果壳在隔氧条件下加热炭化,制成粉末状(炭化的加热温度为450℃~550℃,炭化时间为30~90min);然后通过机器采用水压成型的方式,将粉末状的棕榈果壳压制成规格为直径2-4厘米的灸丸,最后对灸丸加工使其成矮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紫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紫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