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弧消谐及过电压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40831.6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和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弧消谐 过电压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弧消谐及过电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3~35KV的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在单相接地时允许短时间带故障运行,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但随着电网的发展,架空线路逐步被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所取代。由于固体绝缘击穿的积累效应,其内部过电压,特别是电网发生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时产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及由此激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已成为这类电网安全运行的一大威胁。其中以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最为严重,弧光接地过电压会使电压互感器发生饱和,激发铁磁谐振,导致电压互感器严重过载,造成熔断器熔断或互感器烧毁。由于弧光接地过电压持续时间长,能量极易超过避雷器的承受能力,导致避雷器爆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消弧线圈补偿或自动跟踪补偿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解决弧光接地过电压问题,其优点在于降低了故障点的残流,有利于接地电弧的熄灭;避免了长时间燃弧而导致相间弧光短路;对于金属性接地,系统可带故障运行两小时,减少了跨步电压差。其缺点在于容易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和虚幻接地现象;放大了变压器高压侧到低压侧的传递过电压;使小电流选线装置灵敏度降低甚至无法选线;用电感电流去抵消电容电流时,对于弧光接地时的高频分量部分无法抵消,因而无法有效地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动作稳定快速,且能对弧光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大气过电压进行很好限制的消弧消谐及过电压保护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消弧消谐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隔离手车GL,所述隔离手车GL的进线端接三相主母线,所述隔离手车GL的出线端分别与大能容过电压保护装置SHZB和高压真空接触器ZJ相连,所述大能容组合式过电压保护装置SHZB和高压真空接触器ZJ一端接地,所述隔离手车GL上安装有高压熔断器FU1和电压互感器PT,所述的电压互感器PT与微机控制器相连。
所述隔离手车GL的出线端通过高压限流熔断器FU2与高压真空接触器ZJ相连,高压真空接触器ZJ通过电流互感器CT接地。
所述大能容组合式过电压保护装置SHZB采用串联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和放电间隙,组成四星形接法。
所述的高压熔断器FU1与电压互感器PT相连,电压互感器PT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高压真空接触器ZJ来消除弧光过电压;通过大能容组合式过电压保护装置来消除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通过投入不同的消谐电阻破坏谐振条件从而消除谐振过电压。本发明不仅动作稳定快速,且能对弧光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大气过电压进行很好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消弧消谐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包括隔离手车GL,隔离手车GL的进线端接三相主母线,隔离手车GL的出线端分别与大能容过电压保护装置SHZB和高压真空接触器ZJ相连,大能容组合式过电压保护装置SHZB和高压真空接触器ZJ一端接地,隔离手车GL上安装有高压熔断器FU1和电压互感器PT,电压互感器PT与微机控制器相连。隔离手车GL的出线端通过高压限流熔断器FU2与高压真空接触器ZJ相连,高压真空接触器ZJ通过电流互感器CT接地。大能容组合式过电压保护装置SHZB采用串联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和放电间隙,组成四星形接法。高压熔断器FU1与电压互感器PT相连,电压互感器PT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和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和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DN交换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锥形接触面的压敏电阻器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