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1490.4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巫建忠;吴梅红;巫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省力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辆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车零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电动自行车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根据行业预测,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分析预测,从2012年到2015年间,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年均增速将达到40%左右,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无法有效延长,而电动车的零部件也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电动车零部件,包括防盗锁,刹车、支撑等,其结构笨拙,做工粗糙,占空间较大、质量也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动车的承重和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本发明操作简单,结构简洁,体积小、重量轻,使用轻松省力,不但可用于电动车,同时可运用于自行车和儿童车,安全可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孔、固定板、弹簧上拉孔、弹簧、弹簧下拉孔、锁扣踏板、支撑架和支撑脚,固定板上部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其左右各对称设置一个弹簧上拉孔,支撑架一端设置至少两个小孔,一端设置支撑脚,支撑架使用螺栓通过其小孔安装在固定板上,锁扣踏板中部设置一个弹簧下拉孔,其侧面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弹簧的两端分别勾住弹簧上拉孔和弹簧下拉孔。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安装孔为圆形或椭圆形;锁扣踏板上设置防滑纹或覆盖防滑橡胶;锁扣踏板与支撑架通过螺栓或铆钉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突破传统的电动车支撑架,将锁扣踏板的前后运动改成里外运动,操作简单、方便省力,且此处采用了两根对称设置的弹簧,通过弹簧的拉力,使得支撑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安全,支撑装置的稳定性为传统支撑架高出一倍,更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的背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的侧面视图;
其中,1-安装孔、2-固定板、3-弹簧上拉孔、4-弹簧、5-弹簧下拉孔、6-锁扣踏板、7-支撑架、8-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省力支撑装置,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安装孔1、固定板2、弹簧上拉孔3、弹簧4、弹簧下拉孔5、锁扣踏板6、支撑架7和支撑脚8,固定板2上部设置一个安装孔1,其左右各对称设置一个弹簧上拉孔3,支撑架7一端设置两个小孔,一端设置支撑脚8,支撑架7使用螺栓通过其小孔安装在固定板2上,锁扣踏板6中部设置一个弹簧下拉孔5,其侧面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7的中部,弹簧4的两端分别勾住弹簧上拉孔3和弹簧下拉孔5。
前述安装孔1为椭圆形;锁扣踏板6上设置防滑纹;锁扣踏板6与支撑架7通过铆钉连接。
当使用该支撑装置时,该支撑装置先水平设置,用脚从外向内推动锁扣踏板6,同时拉紧弹簧4,锁扣踏板6上端松懈,使得支撑架7竖直,然后松开锁扣踏板6,此时由于弹簧4失去外力作用自然收紧,则锁扣踏板6向外恢复原状,同时锁扣踏板6上端扣紧支撑架7,支撑装置轻松达到稳固支撑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桩位停车管理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摩托车的驻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