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器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1657.7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9/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箱壳管 储水 内多管加 热交换器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家庭民用暖气管道上,利用暖气加热的储水式换热器即散热取暖又能洗浴的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D字型联箱)。
背景技术
1、申请人于2012年02月12日递交了专利号为201220043681.6的专利申请,发明名称为“联箱供热管双通道传热换热器”,公开号为CN202442616U。
2、申请人于2012年10月11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1220519854.7的专利,发明名称为“联箱双通道冷水管敞口式连通吸热换热器”公开号为CN202956007U。
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记载的技术信息壳体管是暖气管流体通道,内管是冷水管吸热(自来水管)即热式换热结构。由于目前取暖方式的改变(地板下铺设暖气管网)地板散热取暖,上述技术信息利用供暖低温热源交换热水,冷水被加热流出热水吸收带走的热量跟不上,出现热水中断不能连续性流出热水,因而效果差不能实用。
现有技术已不适应目前分户供暖低温热源(45度左右),因技术结构的缺陷,现有技术已不足以完成利用暖气热交换能连续流出热水所需要的交换温度、传热面积、交换时间及交换流程长度,出现流出热水衔接不上中断是必然的。经过取暖期实质性试验对比,本发明产品与现有技术即便是同样规格的产品换热面积相同,但现有技术效果差不实用。本发明于现有技术产品相比换热效果提高60%流出热水不中断效果非常好。是替代产品。
3、本专利申请人于2011年7月10日,本专利申请人再次申请了专利号为201120255532.1的专利申请,专利名称为联箱承压式换热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2177324U。
一种联箱承压式换热器是储水式结构,但是,单一暖气管在冷水管管腔盘绕传热面积小,更重要的是暖气圆管内管中心的热量不容易被冷流体接触吸收,因而换热效果跟不上。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传热面积小、热源管在冷水管腔内布局不够合理,导致热量有效利用率低。内管是冷水管的存在冷流体流程短冷水流速快热交换时间短交换热量跟不上、流出热水衔接不上中断换热效果及实用性差等技术问题。另外,现有技术联箱储水式换热器的热膨胀冷缩应力大,联箱内侧板变形大,冷水圆管与孔板接口缝焊缝因变形而易于开裂漏水。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资源浪费,被目前供暖低温热源热交换效果差所淘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单、低成本,壳管管腔内合理布局增设多支小直径暖气圆管,增大传热面积55%~100%的一种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器及其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联箱壳管储水内多管加热交换器,包括多支管排列的冷水圆管、联箱内侧孔板、联箱外侧板,联箱端头盖板,冷水出口管接头、冷水进口管接头、暖气进口管接头和暖气出口管接头;联箱为两个;其特征是:所述的冷水圆管两端管口分别穿有联箱内侧孔板,冷水圆管与联箱内侧孔板在冷流体空腔内焊接固连;联箱内侧孔板与联箱外侧板之间密闭焊接连接有暖气管连接板;联箱内侧孔板、暖气管连接板和联箱外侧板两端共同密闭连接有端头盖板;联箱内侧孔板、暖气管连接板和端头盖板围成的内空间为冷流体空腔,组成循环吸热流体通道;联箱外侧板、暖气管连接板和端头盖板围成的外空间为热流体空腔,组成分流循环传热流体通道;所述的每支冷水圆管管腔内至少穿有一支暖气圆管,暖气圆管两端管口与联箱内的暖气管连接板焊接连接与热流体空腔相通形成循环传热流体通道;或所述的冷水圆管部分管腔内穿有一支暖气圆管、部分冷水圆管管腔内穿有多支细暖气圆管,多支细暖气圆管管口与暖气管连接板焊接与热流体空腔相通循环。
本发明结构紧凑简单、低成本,壳管管腔内合理布局灵活增设多支小直径暖气圆管,增大传热面积55%~100%,加快传热速率,是一种高效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冷水出口管接头、冷水进口管接头、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位于联箱同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联箱内不设置热流体分流板、冷流体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暖气进口管接头、暖气出口管接头一侧的热流体空腔内设置一个热流体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D字管形两个联箱端口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冷水出口管接头3和暖气进口管接头5分别位于两个联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绳枪
- 下一篇:用于烧结机的传动式松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