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摇水舱及其气阀放泄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1979.1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湛海;吴秋云;焦新华;王孝义;项继明;邵昱;邹宁;刘少卿;马维良;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9/03 | 分类号: | B63B39/03;F16K31/18;F16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摇水舱 及其 气阀 放泄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稳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减摇水舱及其气阀放泄管。
背景技术
减摇水舱是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横摇的特种装置,其依据“双共振”原理,在谐摇区域具有良好的减摇效果。气阀是减摇水舱装置的核心结构,用于调节舱内水在每个振荡周期的相位。
如图1所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边舱10内的液面11随船横摇振荡时,水经常会通过气阀12的气口13溅入与其到16相连通的气阀12中。若进入气阀12中的水不能及时排出,则当水聚集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气阀12工作异常。此外,长期积水还会引起气阀12的零件腐蚀,影响装置使用寿命。
实际装船的减摇水舱气阀12一般都装有放泄管14,将气阀12内的积水排入水舱底舱15。现有的放泄管14一般为直管,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底舱15中的水通过放泄管14进入气阀12的现象,不仅影响气阀12的寿命,还会影响气阀12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底舱中的水会通过放泄管进入到气阀中影响气阀的正常工作和使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摇水舱的气阀放泄管,该放泄管包括上放泄管、下放泄管以及球形浮子,其中:
该上放泄管的一端与该下放泄管的一端对称开口,通过法兰连接后该上放泄管上的开口和该下放泄管上的开口对接形成活动腔,该球形浮子位于该活动腔中可上下活动;该下放泄管的开口中设置有通过该下放泄管的侧壁通向该下放泄管的中空部分的至少一条泄水槽。
优选地,该球形浮子的直径大于该上放泄管的孔径以及该下放泄管的孔径。
优选地,该活动腔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该球形浮子的直径。
优选地,该球形浮子是实心球结构。
优选地,该球形浮子是空心球结构。
优选地,该球形浮子采用空心球结构时,壁厚t为:
其中,R为该球形浮子的外径,ρ为制作该球形浮子的材料的密度,ρ0为水的密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摇水舱,包括气阀,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放泄管,其中:
该上放泄管的另一端与该气阀连接,该下放泄管的另一端位于该减摇水舱的底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放泄管设置成上下两端并在其中设置浮子,底舱内的水不会倒灌入气阀中,有效解决了底舱中的水倒灌如气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减摇水舱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阀放泄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阀放泄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气阀放泄管主要包括上放泄管21、下放泄管22以及球形浮子23。其中,上放泄管21的第一端与气阀连接,下放泄管22的第二端位于水舱的底舱中,上放泄管21的第二端与下放泄管22的第一端采用法兰件连接。上放泄管21的第二端与下放泄管22的第一端对称开口,通过法兰连接后两开口对接形成活动腔24,球形浮子23位于该活动腔24中可上下活动。其中,球形浮子23的直径大于上放泄管21的孔径,也大于下放泄管22的孔径,活动腔的宽度和高度均大于该球形浮子23的直径。其中制作球形浮子23放置在水上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下放泄管22的开口中,设置通过下放泄管22的侧壁通向下放泄管22中空部分的至少一条泄水槽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张类处理装置及纸张类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面指纹密码锁及其操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