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2054.9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家旺;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二氯三 10 邻二氮杂菲 电位 传感器 及其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电位测定仪,其特征在于:电位测定仪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工作电极和外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外参比电极插入盛有检测液的检测池中,工作电极底部设有聚合物敏感膜,检测池中设有具有扰动溶液作用的动力装置;
所述聚合物敏感膜由聚合物基体材料、增塑剂和阳离子交换剂按20-40:40-80:0.1-10:0.1-10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即得到有弹性的聚合物敏感膜;
所述聚合物基体材料为聚氯乙烯、羧基化聚氯乙烯、聚丁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丁酯、聚醚酰亚胺、橡胶、溶胶凝胶膜、甲基丙烯酸甲酯-葵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增塑剂为邻-硝基苯辛醚、二-2-乙基己基癸酯、癸二酸二丁酯或癸二酸二辛酯;阳离子交换剂为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钠,二壬基萘磺酸或二壬基萘磺酸盐或硼酸盐 。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与聚合物敏感膜之间设有传导层材料。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为液体电极或固体电极;其中,液体工作电极为内盛有内充液并插入有内参比电极的电极。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工作电极为碳电极、金电极、铜电极、银电极、铂电极、氧化铟锡电极、氧化锌电极、硅电极、碳纤维电极、碳化硅电极、多孔金电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金纳米修饰电极、铂纳米修饰电极、石墨烯修饰电极、C60修饰电极,多孔碳修饰电极、碳丝网印刷电极、金丝网印刷电极、纸芯片电极或陶瓷芯片电极;
所述传导层材料为3-烷基噻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聚乙炔、聚正辛基噻吩、六聚噻吩、聚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石墨烯、铂纳米、金纳米、二硫化钼、介孔碳、多孔金或氧化铟锡纳米。
5.一种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位传感器的工作电极和外参比电极插入含有待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检测液中,通过电位测定仪测定工作电极上聚合物敏感膜上的电位变化,根据电位变化信号以及标准工作曲线测得待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浓度。
6.一种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的应 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传感器可作为基于DNA或核酸适体的生物传感器,对不同靶分子定量的检测。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核酸适体作为识别分子,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作为嵌入分子,核酸适体和互补DNA形成双链DNA,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嵌入双链DNA,通过所述电位传感器中的电位仪测定靶分子与核酸适体作用后引起的指示离子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浓度变化导致的电位变化,根据电位变化信号以及标准工作曲线测得靶分子待测物浓度。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适体加入于待检测液中,或与基底固定后加入于检测液中。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核酸适体和互补DNA的基底为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磁性石墨烯基底、碳基底、金基底、铜基底、银基底、铂基底、氧化铟锡基底、氧化锌基底、碳纤维基底、碳化硅基底、多孔金基底、碳纳米管修饰基底、金纳米修饰基底、铂纳米修饰基底、石墨烯修饰基底、C60修饰基底,多孔碳修饰基底等表面、碳丝网印刷电极基底、金丝网印刷电极基底、纸芯片电极基底或陶瓷芯片电极基底。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二氯三(1,10-邻二氮杂菲)钌(Ⅱ)的电位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适体和互补DNA形成双链DNA为核酸适体与单条互补链形成双链DNA;或核酸适体通过循环等温链置换聚合反应和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形成长的双链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20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