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盘以及包括该链盘的自行车曲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2473.2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莱特;J·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及 包括 自行车 曲柄 机构 | ||
一种链盘以及包括该链盘的自行车曲柄机构,链盘包括围绕链盘周面形成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是偶数数量的齿。所述多个齿包括第一齿组和交替布置在第一齿组之间的第二齿组。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的数量相等。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均包括外侧面和与外侧面对置的内侧面,并且第一齿组的每个齿包括在外侧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第二齿组的每个齿被构造成在内侧面和外侧面上是没有第一凸起的。第一凸起通过在第一齿组的齿的外侧面上的材料变形来构成,在这里,材料变形从内侧面或从外侧面开始产生,或者它通过在第一齿组的齿的外侧面上的材料施加来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轮或者说链盘,尤其是与包括自行车曲柄的自行车传动系统中已知的链条连用的单链盘。自行车和其它链条驱动车辆一般采用一个或多个链盘和一组安装在后毂上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与链盘连接。采用不同的机构将链条保持在链盘和齿轮上。这些机构包括链条防护机构、链条张紧机构、链条止档机构、转换机构等。
背景技术
在骑行具有链条驱动式传动系的自行车时,链条操作和链盘啮合对于安全有效地驱动自行车是至关重要的。链条保持与链盘啮合可能是困难的。尤其在带有变速换档机构的自行车中,可能出现链条张力和链条动态运动的显著变化,尤其在越野骑车时。
另外,每辆自行车中的链盘可能在曲柄处于这样的位置时接触自行车架的后下叉,即,在该位置上骑车人施以大的载荷,这造成自行车架和曲柄机构弹性变形。这可能导致车架和链条受损并引发其它问题。
从现有技术中知道了许多链轮、链盘以及齿轮,在此使这些齿局部变形以实现对链条的上升辅助或改善链条引导性能。
例如参见文献WO98/06962A1,在这里,这些齿呈曲折状或波浪形沿周向错开,以免链条咔咔作响。文献FR2545902A1和文献DE2816137A1公开了相似的解决方案。
文献EP0934871B1示出了一种齿轮组件,其中,多个齿轮以去除材料方式来加工,以免脏物沉积并且以便实现变速换档时的链条上升辅助。
文献US3,745,851示出了一种链轮,在这里,这些齿通过变形在齿侧面区域内被加宽。
文献US3,654,814示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在这里,在所述齿的两侧分别设有椭圆形脊状凸起。
最后,文献US4,867,733示出了一种呈夹层结构形式的链轮,它在其中心区域内由弹性体制造,弹性体分别在侧面被形成若干齿的金属板包围。还根据需要设有侧向缓冲件。
上述现有技术一方面具有缺点,尤其因为制造费事且因而成本密集,另外遇到以下问题,即,无法长期可靠地调节出期望的链条引导性能。
本发明所提出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尤其用于能成功可靠地在粗糙并且要求较高的野地中骑行的自行车的链盘,它实现了改善的驱动链操作,其中,本发明链盘的制造简单且成本低地实现,同时获得链盘的高功能性和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前曲柄机构以啮合驱动链的单链盘。单链盘(“单”在此是指只有一个)包括围绕链盘周面形成的多个齿,其中这些齿具有偶数数量的齿。这些齿包括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第二齿组交替布置在第一齿组之间。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包括外侧面和与外侧面对置的内侧面。第一齿组的每个齿包括在外侧面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而第二齿组的每个齿被构造成是没有凸起的。本发明还规定,第一凸起由在外侧面上的材料变形来构成,该材料变形从内侧面或从外侧面开始产生。另选地,本发明规定,第一凸起通过在外侧面上的材料施加来构成。
在第一备选方案中,该链盘通过局部材料变形来简单加工,从而在第一齿组上形成期望的凸起。不需要比如在链盘的整个周面上出现大范围的变形加工过程。由此可获得链盘的基本结构并且只在该基本结构的、为了获得改善的链条引导性能而实际也需要啮合的位置处通过变形加工来啮合,即在第一齿组的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RAM德国有限公司,未经SRAM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2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