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涨紧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履带式行走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3273.9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崇庆;贡英建;李盛龙;王立华;杨胜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式涨紧 装置 具有 履带式 行走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式涨紧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履带式行走机械。
背景技术
履带式行走机械,如推土机等具有牵引力大,接地比压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广泛运用,履带式行走机械的行走装置是用来支持机体,把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旋转运动转变为推动推土机工作和行驶的驱动力。履带涨紧装置作为履带底盘系统的核心部件,一方面是保证履带适当的涨紧度,确保履带系统的驱动效率,另一方面是在行走过程中对引导轮和履带碰到障碍的吸收减震,提升整个底盘的寿命。
传统的涨紧装置包括弹簧箱、预压缩弹簧总成、活塞和油缸等众多零部件,其中,弹簧箱焊接在台车架上,装配时候需要先将涨紧弹簧总成放入弹簧箱里面,然后装配涨紧油缸,最后安装推杆。由于零件数多,不能实现模块化装配,导致装配成本高,并且装配质量不易控制,工艺和装配复杂,导致安装进度和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同时也导致在后续维护时的施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集成式的涨紧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履带式行走机械。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式涨紧机构,包括后导座,其包括柱体和一体形成在柱体后端的凸环,且所述的后导座设置有轴向通孔;前导座,其包括前端开口的筒体和一体形成筒体前端的外缘,轴,其前端设置有引导轮支架,后端匹配地插入所述的前导座的内腔内并与其保持滑动密封;拉杆,其前端与所述的前导座连接后穿过后导座的轴向通孔并在所述的拉杆尾端设置有限位机构;弹簧,其两端分别套设在柱体和筒体上并被夹持定位在后导座和前导座间。
所述的轴的尾部设置有用以保持轴与内腔滑动密封的活塞环及后油封。
所述的后导座前端还一体设置有限位筒。
所述的前导座的后端底板上形成有贯穿孔,所述的拉杆前端形成有凸缘,所述的拉杆后端穿过所述的贯穿孔且前端的凸缘被限位在前导座的内腔内且拉杆杆体与贯穿孔间保持密封。
所述的拉杆中心处形成有轴向贯通的注油通道并在所述的拉杆尾部设置有注油孔以便安装注油阀。
所述的拉杆前端的凸缘呈多边形结构,对应地在所述的前导座的内腔的后部形成有与所述的凸缘匹配的多边形限位槽。
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形成拉杆尾部的环凹槽,匹配地嵌在所述的环凹槽中的对开环,以及压盖,所述的压盖前端形成有可将所述的对开环容纳其中的凹腔,所述的压盖后端由卡环相对拉杆定位。
所述的外缘的底部为水平面。
一种具有涨紧装置的履带式行走机械,包括台车架,所述的台车架上设置有涨紧装置定位机构,所述的涨紧装置定位机构包括分别与台车架固定连接且竖直间隔设置的后支撑板和前限位板,所述的后支撑板中心形成有允许所述的拉杆尾部伸出并将后导座限位的轴向孔,在所述的后支撑板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可支撑后导座的支撑台,所述的前限位板中心形成有可允许所述的涨紧装置穿过的轴向孔,并在所述的前限位板前侧设置有水平支撑板,所述的水平支撑板可支撑定位所述的前导向座的外缘。
所述的履带式行走机械为推土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前导座的内腔直接作为油缸的缸体,并将轴的尾端集成活塞功能,通过向轴后端的储油腔内注入或者放出油脂可实现轴的移动,将导座和油缸做成一体式结构,简化了传统的涨紧装置的油缸结构,降低了装配难度。同时将弹簧直接套设在前导座的筒体和后导座的小直径端间,通过前、后导座定位支撑并压缩弹簧,简化了台车架上面的弹簧箱,可将整个涨紧装置做成一个总成,简化了安装和拆卸步骤。
本发明的履带式行走机械,节省了弹簧箱的焊接,涨紧装置的定位机构较之传统的采用在涨紧轴前端安装偏心螺栓的方法大大简化了设计,减少了零件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涨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轴向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3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