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齿轮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3468.3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松;刘宝升;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齿轮的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针对高精度的塑料斜齿轮的产品,其斜齿轮齿形的成型是在专门的带有斜齿形状的齿套上成型,在产品顶出过程中,斜齿轮直接顶出,在顶出过程中,齿套受到斜齿轮的斜齿形的驱动作用,会随着斜齿轮的顶出,而自行旋转一个角度,直到斜齿轮顶出后,齿套旋转停止,齿套旋转后,如何再旋转回之前的位置,这是一个难题,本专利就此而展开论述。
(一):塑料产品图及模具概念设计:
图1是斜齿轮的产品图,其材料为POM(聚甲醛),产品直径为60mm,全齿啮合误差要求为0.08mm,单齿啮合误差要求为0.03mm,是一款要求非常高的塑料斜齿轮产品。
图2为图1中的斜齿轮主视图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一般的直齿轮不一样,该齿轮的齿形是斜的,与齿轮的轴线方向有一个b角存在,就是这个b角的存在,给我们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带来了与直齿轮模具不一样的设计要求。
如图3中,1’为斜齿轮,2’为模具上的成型齿形的齿套。
如图4就是斜齿轮齿形出模的概念设计,A是斜齿轮1’刚注塑完成,还没有顶出,还在齿套2’里的状态,B是斜齿轮1’从齿套2’顶出后的状态,可以看出,斜齿轮1’直接从齿套2’中顶出来,在顶出过程中,由于有图2所示的b角的存在,相对与斜齿轮的顶出方向而言,斜齿轮的齿形是有一个倾斜的b角存在的,是不能直接顶出的,在顶出过程中,斜齿轮1’由于还有其他特征的约束,是不能旋转的。斜齿轮1’要被顺利顶出的话,。只有成型斜齿部份的齿套2’,在顶出 过程中,在斜齿轮1’的驱动下,相应的旋转一个角度,如B中的箭头,即是齿套2’的旋转方向。齿套2’旋转后,才能完成斜齿轮齿形的顺利顶出。
(二):传统模具方案:
图5是现有技术模具结构详图,显示了模具的动模侧与定模侧的视图,其中:1’,斜齿轮2’,齿套6’,定模型芯7’,定模板8’,齿套盖板9’,动模板。
图6为模具合模状态的图5所示的A-A的剖面视图,其中:11’,顶针垫板12’,顶针固定板。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视图。其中:1’,斜齿轮2’,齿套3’,动模模仁4’,滚针轴承5’,滚珠轴承6’,定模模仁7’,定模板8’,齿套盖板9’,动模板10’,顶针。
图7即是斜齿轮模具成型的模具的主要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是斜齿轮,2’是齿套,齿套2’的内侧与动模模仁3’的外侧在E处呈园柱面的间隙配合,间隙为单边0.01mm,齿套2’的底面在F处被滚针轴承4’撑住,齿套2’的外侧在G’处,与滚珠轴承5’相配合。由于齿套2’在F’,G’两处相配合的都是轴承面,都是可以自由滑动的,只有E’处是呈园柱面的间隙配合,这样的话,就实现了齿套2’是可以绕产品的轴线D而自由旋转的结构。
图8为图5中动模侧视图的C’处放大图。其中1’,斜齿轮2’,齿套8’,齿套盖板。
在齿套盖板8’上,沿齿套2’的园周方向,均匀刻好了呈360度方向均布的数字,从1到8。同样,在齿套2’上也刻有如E’处的箭头,由于有这些数字的存在,再加上箭头H’的指示作用,可以清楚的识别出齿套2’的旋转位置。
图中可以看出,在合模状态,在斜齿轮2’被顶出前,箭头H’正对着8’的位置,也就是图中的45度角的位置。
图9为模具的开模后A-A的剖面视图,顶针垫板11’与顶针固定板12’,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完成产品的顶出动作,带动固定在顶 针固定板12’上的顶针10’完成顶出,将斜齿轮1’从齿套2’中顶出到位。
图10为图9的B’处放大图,可以看出,斜齿轮1’已经被顶针10’顶出齿套2’。
图11为图5的C’处放大图,同样的位置,在开模后,在斜齿轮1’被顶出的过程中,后,齿套2’在斜齿轮1的顶出驱动下,旋转一个a角度,可以看出,箭头H’所指的方向与之前的位置(45度线),已形成了一个a角度。到这时,斜齿轮1’已被顶出,完成了第1次注塑过程。
图12,模具继续合模。
图13,模具继续合模后,完成斜齿轮2’的注塑过程,如图5的C’处放大图,同样的位置,此时的状态是齿套2’由于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驱动,继续保持在旋转a角的位置。
图14为第二次模具的开模后A-A的剖面视图,,顶针垫板11’与顶针固定板12’,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完成产品的顶出动作,带动固定在顶针固定板12’上的顶针10’完成顶出,将斜齿轮1’从齿套2’中顶出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3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