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酸盐蓝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3810.X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金叶;周虹鹏;蒋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酸盐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激发蓝光荧光粉;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蓝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比传统的照明光源,白光LED由于具有节能、环保、安全、长寿命、低耗、高亮度、防震维护简便等优点,被认为第四代光源。目前,采用近紫外(350-410 nm)辐射的InGaN管芯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来实现白光LED,可以改善目前商用蓝光芯片激发的黄光荧光粉(YAG:Ce3+)带来的色纯度不高的问题。采用硅酸盐作为发光材料基质,有利于提高发光效率,是因为发光中心和硅酸盐基质相互作用能量较低,可使发光中心离子直接吸收激发能量;同时,硅酸盐基质对比其他基质非常稳定 ,易于获得近紫外-蓝光范围的高效激发。常规的LED用的蓝色荧光粉多是Eu2+稀土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如CN101440283A公开的“一种用于近紫外LED的蓝色荧光粉”和CN 101798506 B公开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用的蓝色荧光粉”,在样品合成时都需要有CO或是H2作为还原气氛,因此合成条件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质稳定的硅酸盐蓝光荧光粉。
本发明还提供合成条件简便,制备所述硅酸盐蓝光荧光粉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酸盐蓝光发射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其表达式为Gd4.67Si3O13:x Bi3+;掺杂的Bi3+是激活离子,式中x取值0.01~0.2。
进一步,所述硅酸盐蓝光发射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表达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以Gd、Si、Bi的单质、氧化物、卤化物或者相应盐类为原料;
2)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放入刚玉坩埚中,加盖;
3)置于高温炉中,加热至1200~1400℃,恒温2~8小时;
4)自然冷却,取出研碎,即得体色为白色至淡黄色的蓝光光发射荧光粉。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荧光粉在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Gd4.67Si3O13基质中引入少量的Bi3+离子,在激发峰值位于370 nm 左右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产生位于450 nm附近的带宽发射,作为近紫外激发的LED用蓝色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荧光粉的亮度高,显色性好。设计并合成用于近紫外(350-410 nm)辐射的InGaN管芯激发的高效LED蓝色荧光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选用的Bi3+离子同样具有Eu2+离子具有的宽带发射,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不需要还原气氛即在空气气氛下反应即可获得,合成条件简便;另外,铋源比作为稀土材料的铕离子价格要低的多。对于工业生产,合成条件及成本价格都是要考虑的,对比常规的LED用的蓝色荧光粉,本发明更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蓝光发射荧光粉Gd4.67Si3O13:0.01Bi3+的X射线衍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蓝光发射荧光粉Gd4.67Si3O13:0.01Bi3+激发光谱(lem=455 nm)。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蓝光发射荧光粉Gd4.67Si3O13:0.01Bi3+发射光谱(lex=370 nm)。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6、7、9蓝光发射荧光粉Gd4.67Si3O13:x Bi3+ (x=0.03, 0.05, 0.06, 0.07, 0.09)的发射光谱(lex=370 nm)。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3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动式踏板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蒸汽锅的无滴水排油烟蒸汽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