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450.5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8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潘军星;邓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5;H04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干扰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上述方法中,接收H3A从原始视频图像数据获取到的第一亮度值以及IPIPE从原始视频图像数据获取到的第二亮度值;在根据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存在静电干扰的情况下,控制H3A进行复位启动,其中,复位启动H3A的次数与比较结果相关。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消除了因静电干扰引发的图像显示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电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视频监控系统产品在测试、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静电干扰等原因造成视频监控系统产品发生死机、重启、图像异常等故障。静电产生的高频电磁场耦合到数据、时钟、行场同步等信号,即会产生干扰从而引发图像异常,例如:图像变白、图像变黑等现象。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视频处理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视频处理子系统支持视频处理前端(Video Processing Front End,简称为VPFE)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图像外设,例如:图像传感器、视频解码器,同时还支持视频处理后端(Video ProcessingBack End,简称为VPBE)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显示设备,例如:模拟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高清晰度电视(HDTV)显示器,数字液晶显示器(LCD)面板、HDTV视频编码器。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通过前端数据信号获取亮度值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VPFE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硬件3A统计发生器(H3A)、图像通道(IPIPE)。H3A可以根据行、场同步信号实时处理前端数据信号,得到第一亮度值,曝光功能模块读取第一亮度值,实时调节图像的亮度,从而使得整个画面能够正常显示。IPIPE通过实时处理前端数据信号,得到第二亮度值,并利用第二亮度值进行直方图统计。在通常情况下,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近似相等。
在设备进行静电测试或者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静电干扰时,因静电产生的高频电磁场通过空间耦合到行场同步信号上,从而易导致H3A读取到的第一亮度值发生变化,而曝光功能模块通过异常的第一亮度值调节图像亮度,会造成图像变白或变黑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关于静电干扰对设备中某些信号线产生影响,通常采取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屏蔽线缆传输数据、时钟、行场同步信号,但是该方案的明显缺陷在于:易造成硬件成本上的显著升高。而通常使用的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信号线并联对GND的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压敏电阻、电容等器件钳位或滤除干扰电压,抑或在信号线上串联共模抑制电感、磁珠、电阻等器件消耗干扰能量,但是该方案的明显缺陷在于:不仅需要增加额外器件,占据印制电路板(PCB)的版面,增加设计成本;而且还会受到信号协议要求,其参数选择受到严格的限制,对信号传输质量产生极大地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干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静电干扰会引起图像显示异常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干扰的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静电干扰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H3A从原始视频图像数据获取到的第一亮度值以及IPIPE从原始视频图像数据获取到的第二亮度值;在根据第一亮度值与第二亮度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存在静电干扰的情况下,控制H3A进行复位启动,其中,复位启动H3A的次数与比较结果相关。
优选地,在控制H3A进行复位启动之前,还包括:计算第二亮度值与第一亮度值的绝对差值;将绝对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绝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存在静电干扰并触发对H3A执行复位启动操作。
优选地,在控制H3A进行复位启动之后,还包括:步骤1:计算第二亮度值与重新获取的第一亮度值的绝对差值;步骤2:将再次计算的绝对差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步骤3:如果再次计算的绝对差值仍旧大于预设阈值,则继续控制H3A进行复位启动,返回步骤1;如果再次计算的绝对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停止对H3A进行复位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