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位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519.4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喻一东;马秋野;马奔;杨利;梁红所;谢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秋野;杨利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8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复位钳。
背景技术
骨折后一般需采用持骨钳将断骨进行复位,并通过钢板、螺钉等进行固定。常用的复位钳,主要由X型的两个钳臂铰接而成,前端作为钳夹,后端作为把手,骨折后,断开的两段断骨,由于在肌肉的拉扯牵引下,会出现交错重叠,在对断骨进行复位时,需使用至少两个复位钳分别夹持两段断骨,并由医务人员将两段端骨拉开至复位位置并用钢板固定,两段断骨的移动位置大小需要靠手工调节,使断骨难以将两端对齐,甚至有时断骨复位后,拿开持骨钳进行钢板固定时,断骨恢复原来的错位状态,给医生带来了工作的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分别夹持两段断骨并将断骨牵引至复位位置后对断骨位置进行有效锁定,避免断骨再次错位的复位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将断骨牵引至复位位置后并对断骨位置进行有效锁定的复位钳。本发明的复位钳,包括至少两个夹骨钳和连接相邻两个夹骨钳的连杆,连杆包括连杆体、调整杆和使连杆体沿其纵向相对于调整杆移动的纵向调整机构,纵向调整机构包括沿连杆体纵向固设于连杆体上的齿条、可转动连接于调整杆并与所述齿条配合传动的齿轮和用于锁止连杆体沿其纵向相对于调整杆移动的锁止螺母;
进一步,所述连杆还包括使调整杆沿连杆体横向移动的横向调整机构,横向调整机构包括与齿轮可转动单自由度连接的螺钉和沿调整杆横向设置的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相配合连接并能进行螺旋传动;
进一步,所述齿轮端面上设有内六角凸台,所述螺钉为内六角头螺钉;
进一步,所述夹骨钳包括相互铰接的钳体Ⅰ和钳体Ⅱ,钳体Ⅰ和钳体Ⅱ均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钳臂和夹持部,夹持部上设有连通其内侧与外侧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夹持块和夹持块调节机构且夹持块能够沿通孔轴向滑动,夹持块调节机构包括螺杆、固定板、压缩弹簧和旋紧螺母,固定板固定于夹持部上并将通孔覆盖且固定板上设有过孔;螺杆一端沿夹持块滑动方向与夹持块固定连接,螺杆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上的过孔与旋紧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压缩弹簧设于通孔内并弹顶于固定板与夹持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夹持块面向夹持部内侧的表面为能与夹持部的夹持面平滑过渡的曲面;
进一步,所述钳体Ⅰ上固定设有棘轮,棘轮与钳体Ⅰ的铰轴同轴,钳体Ⅱ上设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棘爪;
进一步,所述钳臂上固定设有连接螺钉,钳臂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夹持部;
进一步,所述连杆体包括齿条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夹骨钳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通过球形铰链铰接于齿条杆;
进一步,所述夹持块上设有限位凸台,通孔为阶梯孔;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钳身支架,钳身支架用于固定连接夹骨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位钳,包括至少两个夹骨钳,可分别夹持两段断骨,由于断骨在肌肉的拉扯下会发生交错,医务人员可先松开锁止锁母,通过驱动齿轮转动,进而使齿轮齿条配合传动,使连杆体沿其纵向相对于调整杆移动从而带动两夹骨钳沿连杆纵向进行相对移动,最终牵引两断骨发生相对移动,当将断骨牵引至复位位置后,旋紧锁止螺母从而锁定断骨的相对位置,本发明的复位钳,仅需调整齿轮的转动即可使断骨沿连杆纵向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将断骨进行复位,无需采用手工调节并固定断骨位置,断骨复位完毕后,连杆可锁定两夹骨钳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断骨相对位置锁定,避免手术后续操作中,断骨恢复错位,从而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钳体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秋野;杨利,未经马秋野;杨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丸粒磨损轴承结构的辊道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可移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