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油田调酸一体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4603.6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立坤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油田 一体化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生产技术,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油田调酸一体化技术。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导致油层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层间矛盾逐步加剧。单一的调剖在封堵高渗透出水层后,低渗透层往往不能启动,造成注水压力再次升高;而单一的酸化在低渗透层解堵的同时,可能使高渗透层出水更加严重,加大了层间矛盾。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23029A)公开了一种油田注水调剖增长技术工艺,在常规调剖工艺封堵高渗透层后,再进行酸化增注中、低渗透层的复合工艺。但是该专利中,调剖工艺需要用到体膨性堵剂,酸化工艺中需要用到盐酸或泡雷西尔和防膨剂,两种工艺用到两种以上的试剂,增加了工艺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了施工风险,不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和施工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施工工艺操作复杂、风险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调剖和酸化协同的一体化技术,不仅解决了高渗透层水的突进问题,同时启动了低渗透层,避免施工后注水压力上升过高,可以达到“堵而不死”的效果,解决了单一调剖后高压井无法满足配注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油田调酸一体化技术,包括调剖工艺和酸化工艺,还包括暂堵工艺,所述技术按照暂堵工艺、酸化工艺、调剖工艺的顺序连续施工。
所述调剖工艺应用耐酸堵剂和体膨颗粒,其中耐酸堵剂为高剂量的耐酸高效交联调驱剂。所述酸化工艺应用前置酸和主体酸,其中前置酸和主体酸选自盐酸、甲酸、乙酸、柠檬酸、氢氟酸或氟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暂堵工艺应用耐酸堵剂,其中耐酸堵剂为低剂量的耐酸高效交联调驱剂。
本发明的改进型油田调酸一体化技术,还包括清洗剂注入工艺。
对于稠油储层或者油质差的储层,压力较高,不利于调剖的条件下,连续施工顺序为清洗剂注入工艺、酸化工艺和调剖工艺。
对于稠油储层或者油质差的储层,压力允许调剖的条件下,连续施工顺序为清洗剂注入工艺和调剖工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调酸一体化技术不仅对低渗透层进行了解堵改造,同时还解决高渗透层水的突进问题,提高驱油效率。
2.调酸一体化技术由于成胶时间、成胶强度可调,对于高压低渗地层,通过调整使用比例可以达到“堵而不死”的效果。
3.调酸一体化技术能够在降低施工压力的同时,实现深部调剖的目的,同时能够保持更长的有效期。
4.调酸一体化技术不仅抑制了高渗透层的吸水能力,同时启动了低渗透层,使压力上升不明显,解决了单一调剖后高压井无法满足配注要求的问题。
5.调酸一体化技术采用耐酸堵剂进行连续施工,减少了动管柱工序,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家37-53井酸调井酸化施工曲线
图2是家37-53井调酸施工前后压降曲线
图3是家37-53的井组生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家37-53井为沈家铺油田官128断块一口注水井,后经过转注,注水层位枣五,受益油井3口。从该井的吸水剖面看,20、21号小层一直吸水较强,两个层相对吸水量达到了近70%,说明纵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层间矛盾。从该井组注采关系看,主力油层对应关系好,注采对应率达到了86%。生产动态反应油井家37-54注水见效明显,但该井含水已由初期的60%逐渐上升到目前的85%,产量递减加大。家37-49目前该井高含水生产,达到了96.3%。注采矛盾暴露使得井组稳产基础越发薄弱。从家37-53生产情况看,该井转注后,压力不断缓慢上升,注水量不断下调,高压导致注水困难,影响到了驱油效果。
经过技术分析,为避免调剖后注不进水的现象出现,最终决定采用暂堵工艺、酸化工艺和调剖工艺连续施工的调酸一条化工艺。首先采用低剂量的耐酸高效交联调驱剂作为耐酸堵剂,对该井的高渗透层实施暂堵工艺,然后采用酸化工艺对地层进行解堵,改善中、低渗透层吸水能力,降低该井注入压力,再以高剂量的耐酸高效交联调驱剂作为耐酸堵剂,加上体膨颗粒,实施调剖工艺,进行驱油,达到扩大注入水波及面积,提高油组产量的目的。
参数设计:
耐酸堵剂配方及用量:600m3高效交联调驱剂+600m3体膨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立坤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立坤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井环空浆柱结构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连续管水力旋转切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