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5055.9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桥医;王乾坤;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轧制 界面 润滑 油膜 厚度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制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速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轧制负荷和轧辊轧件的温度,生产中一般都采用润滑轧制,润滑条件是影响轧机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轧辊和带钢之间润滑不良造成振动的现象在钢铁企业中很常见,因而轧制界面润滑特性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
油膜厚度是润滑条件的一个主要指标,油膜厚度决定着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润滑状态,润滑不良会使轧辊与带材之间处于不稳定的摩擦状态,造成张力波动,引起轧制力变化,使轧机垂直系统发生振动。油膜厚度过小会使轧辊与轧件处于近干摩擦状态,起不到润滑作用,加速轧辊磨损,减小轧辊使用寿命,增加更换轧辊频率,影响生产效率。润滑过度会使轧辊与轧件处于过液体润滑状态,会造成乳化液的浪费,还会使轧制界面摩擦系数变小,阻尼作用减小,系统的稳定性变差,振动更容易发生。
因此控制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是十分必要的,控制油膜厚度的前提是要有精确的轧制界面油膜厚度测量技术。目前,国内外测量油膜厚度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电阻法、电容法、光干涉法、电涡流法、X射线法、激光衍射法、光线位移传感器法、超声共振法等,但这些方法大多只适用于轴承等处或静态油膜厚度的测量,不适用于高速工作状态下轧制界面油膜厚度的测量,并且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受轧机垂直振动影响较大,目前对于高速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的测量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能实现高速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的测量,消除轧机垂直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中的装置包括动态辊心测距装置、板材厚度测量装置及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装置。动态辊心测距装置能准确测量上下工作辊辊心的距离,板材厚度测量装置能测得板材纵向和横向上的厚度变化。得到上下工作辊辊心距离和板材厚度后,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即得到轧制界面润滑油膜厚度变化。
所述动态辊心测距装置包括轴承、轴承套、推杆、连接杆、第一弹簧、压力传感器及套筒;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连接杆上端,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套;所述第一弹簧下端压靠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上端连接所述推杆一端;所述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轴承套;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套内,所述套筒上下各有一个所述轴承,两所述轴承分别装在上下工作辊的辊头上,上下工作辊的垂直运动会通过所述推杆压缩所述第一弹簧,进而将压力传给所述压力传感器,从而将上下工作辊的位移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得到上下工作辊辊心的距离。
所述板材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辊、升降装置和机架;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机架内,用来调节上下所述测量辊的初始间距;升降装置由液压缸和第二弹簧组成,第二弹簧和液压缸分别位于轴头座的上下两侧,每个所述测量辊的两端各有一套所述升降装置。
所述测量辊由轴头、轴筒和测量环组成。所述轴头连接于所述轴筒的两端,轴筒通过轴头与轴头座固定,不发生旋转运动,所述轴筒贯穿于所有所述测量环,所述测量辊有多个测量环,多个测量环沿轴筒轴线方向等距离分布,以此来测量板材横向上不同位置处的板材厚度。
所述测量环包括滚环、支撑环、支撑杆、弹性材料及极板。所述极板位于所述轴筒内,上极板与轴筒连接,下极板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径向穿过所述轴筒连接于所述支撑环,支撑环通过滚柱与滚环连接,支撑环与轴筒之间填充有所述弹性材料。滚环与板材接触,在摩擦力作用下滚环在板材上滚动,由于板材纵向上厚度的变化,使支撑环带动支撑杆在轴筒径向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极板上下运动,进而使上下极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板材纵向上的厚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多个所述测量环能测量出板材横向上的厚度变化。
所述的数据处理及显示装置包括数模转换器、计算机及显示器,能实现对压力信号及电容信号的分析、处理与计算,以及对轧制界面油膜厚度的计算,最后将分析计算得到的数据在显示器上显示。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润滑油膜厚度测量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5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