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5721.9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宣益民;李强;麻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薄层 材料 间接 触热阻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第一待测样品和第二待测样品的材料,选择一个与第二待测样品材料相同的第三待测样品;
步骤2:分别在第一待测样品和第二待测样品的一个面上设置加热测温金属线,如果第一待测样品或第二待测样品为金属材料则在其制作加热测温金属线的表面上先沉积一层绝缘薄膜;
步骤3:将第一待测样品含有加热测温金属线的面朝上放置在第三待测样品上构成接触热阻待测样品对,调整待测样品之间的接触压力至所要测量的压力值为止;
步骤4:将第一待测样品表面的加热测温金属线与电压测试单元相连;
步骤5:用3ω法测量待测样品对上第一待测样品表面的加热测温金属线两端的基波电压Vω及三次谐波电压V3ω,然后根据3ω法测试原理计算待测样品对的总热阻Za;
步骤6:将第二待测样品表面的加热测温金属线与电压测试单元相连;
步骤7:用3ω法测量第二待测样品表面的加热测温金属线两端的基波电压Vω及三次谐波电压V3ω,根据3ω法测试原理计算第二待测样品的热阻Zb;
步骤8:第一待测样品和第三待测样品之间的接触热阻Rc通过待测样品对的总热阻Za减去第二待测样品的热阻Zb以及第一待测样品的热阻R1求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待测样品外形状尺寸与第二待测样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待测样品厚度小于1毫米,第二待测样品厚度大于第一待测样品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待测样品和第二待测样品表面的绝缘薄膜厚度小于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待测样品和第二待测样品表面的加热测温金属线材料和形状尺寸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测温金属线通过沉积工艺附着在待测样品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ω法的薄层材料间接触热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测温金属线有四个引线端,其中里面两个引线端与电压测试单元的两个电压引线端通过导线连接,边缘两个引线端通过导线接入电压测试单元的另外两个电压引线端对加热测温金属线周期性电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57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香白珠果酒及其酿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