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精确检测二次电池内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6408.7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芳;蒋力;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精确 检测 二次 电池 内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内阻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精确检测二次电池内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二次电池内阻的检测,特别是对二次电池内阻的快速、精确检测,正处于摸索阶段。如申请公布号为CN201310641904、CN200710075214、CN201110031598、CN201010138045等专利及其它文献所涉及的检测二次电池内阻的方案,主要有三类:(1)通过交流阻抗法测量二次电池内阻,该法虽能分别测量二次电池内阻中的溶液电阻和反应电阻两部分,但对仪器设备要求高,检测成本高、时间较长;(2)通过伏安特性曲线测量二次电池内阻,该法虽能检测随时间变化的二次电池内阻,但检测时间长,而且不能区分溶液电阻与反应电阻,检测成本高,效果差。(3)恒电流阶跃法测量二次电池内阻,目前涉及到的如申请公布号为CN201110031598的专利,该技术只能检测二次电池内阻中的溶液电阻,忽略了反应电阻的存在,对二次电池的内阻检测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检测二次电池内阻的方法。本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检测二次电池的内阻,且由于本发明采用特定大小范围的电流进行恒电流阶跃法检测,并且在恒电流阶跃前后的特定时间内对二次电池的电压进行持续检测,既能检测到电流阶跃时引起的电压突变(由于溶液电阻存在而引起的电压变化),又能检测到电流阶跃之后特定时间内电压的变化(电池两电极双电层充放电引起的电压变化),因此能对二次电池内阻中的溶液电阻和反应电阻进行区分,并在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快速检测;而且,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本发明所采用的特征电流中包含通电电流阶跃和断电电流阶跃二次电流阶跃,通过二次阶跃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检测精度较高。
现有的恒电流阶跃法测电池内阻只测量电流阶跃时引起的电压突变,没有进行持续检测,因此检测不到反应电阻,对二次电池而言,测量误差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检测二次电池内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二次电池两端加一特征电流I(如图2所示),所述特征电流的最大电流为0.05C/h~0.5C/h,其中C为二次电池的额定容量,通电时间1~15min;
(2)在加特征电流I的同时测量二次电池两端的电压U,得到通电一段时间后的U-t图(如图3所示),在所述U-t图上获取六个电压值U1、U2、U3、U4、U5和U6; U1为第一次电压突变前电压瞬时值,U2为第一次电压突变之后的电压瞬时值,U3为第二次电压突变前电压瞬时值,U4为第二次电压突变后电压瞬时值,U6为第二次电压突变之后T时间(此处T取第二次突变之后电压达到平台所用时间,即第二次突变时时间为t2,t2+T时刻的电压瞬时值为此处的U6)时电压瞬时值,U5为第一次电压突变之后T时间(此处T取值根据U6处T取,并且数值相同,即第一次突变时时间为t1,t1+T时刻的电压瞬时值为此处的U5)时电压瞬时值;
(3)根据“溶液电阻=(U2-U1+U3-U4)/(2I)”计算二次电池的溶液电阻,根据“反应电阻=(U5-U2+U4-U6)/(2I)”计算二次电池的反应电阻,根据“内阻=溶液电阻+反应电阻”计算二次电池的总内阻。 通过二次阶跃取平均值的方法在这里体现,本发明所测内阻中包含反应内阻的这一思想也在这里体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检测二次电池内阻的方法,本检测方法不仅能够快速检测二次电池的内阻,且能对二次电池内阻中的溶液电阻和反应电阻进行区分,并在区分的基础上进行快速检测,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在二次电池两端所加特征电流的I-t图。
图3是本发明在二次电池两端所加特征电流后二次电池两端的U-t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6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