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6633.0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郢;王海青;刘海宁;陈毅然;陈劲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宁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75/06;C08G18/67;C08G18/42;C08G18/12;C08G18/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路面 复合 高分子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OH基团封端的预聚体A:将羟基单体和功能性树脂在90-100℃、0.09-0.10MPa真空度下脱水1.5-2.0h;调节反应温度至60-85℃,加入异氰酸酯单体和催化剂,反应1.0-3.0h;降温至25-30℃,加入扩链剂和交联剂;
(2)制备NCO基团封端的预聚体B:将羟基单体和功能性树脂在90-100℃、0.09-0.10MPa真空度下脱水1.5-2.0h;调节反应温度至60-85℃,加入异氰酸酯单体和催化剂,反应1.0-3.0h;
(3)交联反应:将前述制备得到的OH基团封端的预聚体A和NCO基团封端的预聚体B按照R值的比例混合,其中,所述R值指的是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的摩尔比,R值为1.0-1.3;
其中,步骤(1)中的羟基单体的添加量为46-74重量份,异氰酸酯单体的添加量为4-6重量份,功能性树脂的添加量为10-40重量份;步骤(2)中的羟基单体的添加量为8-18重量份,异氰酸酯单体的添加量为62-83重量份,功能性树脂的添加量为0-3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单体为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单体为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蓖麻油、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蓖麻油酯多元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碳酸酯-1,6-己二醇酯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聚丁二烯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丙烯酸酯多元醇、聚氧化丙烯三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单体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单体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树脂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硅烷偶联剂、端羟基硅氧烷、三氟氟碳树脂、四氟氟碳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的添加量为 7.5-12重量份,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1-2.5重量份,所述步骤(1)制备OH基团封端的预聚体A和步骤(2)制备NCO基团封端的预聚体B中的催化剂的添加量各自独立地为0.05-0.3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包括有机金属类催化剂、叔胺类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链剂包括:1,4-丁二醇、乙二醇、甲基丙二醇、1,2-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一缩二乙二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砖或透水路面用复合高分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包括:乙烯基三胺、二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三乙烯四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宁,未经刘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66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