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扣件叠箱双面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46884.9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汪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久志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0 | 分类号: | B22C9/20;B22C9/08;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124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扣件 双面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尤其是一种高效率扣件叠箱双面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扣件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浇注模具,传统的铸造方法一般采用砂型铸造,即在浇注时需要先打砂模;打砂时,模具搬动次数较多,并且钢水利用率低,成品光洁度低,落砂现象严重,且浇注时间较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所采用多是无砂铸造模具。但现有的铸造模具,一般包括左右两块模板,两块模板中部相对开设型腔和浇道,浇注时将两块模板合拢,即采用左右合模的方式,通过浇道完成浇注。
如公布号为CN103121085A的专利文件便公开了一种扣件铸造模具,它包括两个半模,两个半模的分型面由上至下对应设有多个半圆形球槽,当两个半模闭合时,两个半圆形球槽组成一个完整的球型腔;所述上下相邻的球型腔之间由内浇道连通;球型腔的一侧设有直浇道,直浇道与球型腔之间由横浇道连接;气槽的出气口及浇道的浇注口均设于模具的顶部。该方案即为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浇铸模具,这类模具虽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等优点,但却存在以下缺点:
1)浇铸完成后取出成品时,由于成品与型腔之间粘接较紧,往往需要采用专用的脱模工具才能完成,且一般多为人工手动操作,人工的劳动强度很大、成本也很高;
2)由于扣件的球形结构,所以左右两块模块上开设的型腔一般都为半球形,在脱模时,成品容易嵌在型腔内,难以脱出,若强行脱模可能会损伤成品;
3)这类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次浇铸需要使用两块模块,即成品与模块的比例为1:2,在大批量生产时需要大量的模具,生产成本极高,且大量的模具在不使用时会占用大量的储存空间。
显然,目前的扣件浇铸模具存在较多技术问题,急需一种新结构的浇注模具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率扣件叠箱双面铸造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脱模难、易损坏、成本高、人工劳动强度大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率扣件叠箱双面铸造模具,包括模块单体,所述模块单体前后两侧表面均开有若干整列布置的型腔,每个型腔底端均开有一个内浇道,同一列型腔之间通过内浇道相连,模块单体前后两侧表面中部开有直浇道,直浇道底端开有与其相垂直的横浇道,横浇道顶端与型腔底部的内浇道相连通。
所述模块单体顶端两侧均开有溢流槽,最顶端的一行型腔顶端均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溢流槽相连通。
所述直浇道顶端设有浇注口,该浇注口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
所述溢流口底端和内浇道的两端均为喇叭形。
所述直浇道的直径大于横浇道的直径。
所述溢流槽为矩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扣件叠箱双面铸造模具,其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一块模块单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型腔、横浇道和直浇道,即双面均可完成铸造,生产时通过若干模块单体相叠加即可组成若干完整的型腔进行浇铸,模块单体的使用量大幅减少,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2)同一列半型腔之间通过内浇道相连,且内浇道两端均为喇叭形,即端部的直径较小,便于浇铸完成后成品的脱离,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减小;
3)采用底注式完成扣件的浇铸,能有效避免产生气泡和裂纹,提升成品扣件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4)能最大限度防止和解决模具发生翅曲变形的问题,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5)不使用铸造砂,实现了绿色环保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模块单体,2-型腔,3-溢流槽,4-横浇道,5-内浇道,6-浇注口,7-直浇道,8-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率扣件叠箱双面铸造模具,包括模块单体1,所述模块单体1前后两侧表面均开有若干整列布置的型腔2,每个型腔2底端均开有一个内浇道5,同一列型腔2之间通过内浇道5相连,模块单体1前后两侧表面中部开有直浇道7,直浇道7底端开有与其相垂直的横浇道4,横浇道4顶端与型腔2底部的内浇道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久志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遵义久志通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6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废料清除装置的画图本薄片冲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毛机